《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书笔记

书名: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作者:周梵

阅读时间:2021/8/31

前言:你生命中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你不够爱自己

问自己:你有真的爱自己吗?如果真的爱自己,为什么不愿意为自己做顿想吃的饭菜,总是嫌麻烦呢?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自己的幸福快乐更重要

我值得被爱,我值得拥有我想要的东西。我的感受很重要,我的感受值得被尊重。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的给自己带上了各种角色面具,那都不是本来的我们,我们要找回那个原本的自己,欣赏喜欢那个原本的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学会爱自己,无条件的爱自己。不再被角色束缚自己,不压抑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让自己心中充满爱和力量。

问自己,最近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近半年身体状态一直不太佳,一直出现小状况,跑医院的频率也很高,情绪也不是很稳定,很容易生气,对别人发火,还有就是在事业方面,最近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个明确的方向走,自己力量感也很不足,不够自信,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不敢去做一些事情。

不会真正爱自己的人,更没有能力去爱别人。当你想要给别人爱时,至少你自己的内心是充满爱的,你才能给予。

不要做为别人而活的人。看到这点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妈妈。我觉得在很多时候,妈妈为别人活的多,为自己的却很少,我不愿意成为那样的她,但很多时候,我又不自觉的在复制她。有时候看到妈妈在用手机看新闻时,我甚至会有“你为什么不去看孩子,怎么在这里看手机呢”这样的念头。现在想起这些我会觉得,那时的她才是在真正的做自己,才是真正的她。潜意识想要休息,想要不为别人做事情的她。这一定也是最该被允许和鼓励的。结完婚之后再回家的时候,越发的能够体谅妈妈的辛苦,我不再是只抱着手机,每一餐吃完,我都会主动的帮妈妈洗碗,不是再让她一个人不停的忙碌,不停歇。

当你不爱自己的时候,你所给出的爱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而给出的某种交易而已。

这种情况下,只是想要等价交换,而并不是纯粹的爱。

佛家说“最大的利己就是利他,最大的利他就是利己”。当你真正开始懂得如何无条件的爱自己,让自己幸福的时候,你的爱就会自然而然的溢出来流向你身边的人,这种爱才是纯粹的,没有控制性的,无条件的爱。所有有条件的爱都是短暂的。

对于这句话,我还是蛮有体会的。就像是之前去做义工,最开始我的心态是想要帮助别人,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顺便也是在给自己积累福报。做义工的次数多了,我才发觉,最终获益最多的,真的还是我自己,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我收获到的感悟,体会和觉察都是很宝贵的。在我悟到这些的时候,我便知晓,利他之心,心永存之。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怀抱利他之心,当然,前提是不违背自己的规则边界。

自爱力:无条件爱自己的能力。

人的三个层面:动物的本能性(兽性),人性(道德),神性(),让哪个部分称为你的额主题,取决于你自己每刻关注的部分。

目录

你在为别人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

看到这句问自己:你发朋友圈的时候,多数都是给别人看的,会不断的关注别人的点赞和评论,为什么不能做到只为愉悦自己而去发朋友圈,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判呢?

批判别人和批判自己,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问:我为什么容易批判别人,容易挑别人的刺,挑别人的刺的本质也是在自我批判吗?

你在服务你的觉得,还是让角色服务你?

问:你认为你自己重要,还是你的角色重要呢?

看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变得软弱无力。

问:你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呢?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事业,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老公和孩子,什么样的自己呢?

从始至终对自己的选择负全责。

全然的接纳自己,好的,坏的,未曾发觉的自己,哪怕是由一些阴暗面的,不无故的批判自己。对自己负责。

直面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去粉饰它。被压抑的需要并不会凭空消失。

可以直接的告诉对方你的需求,不要让别人去猜,发觉自己潜在的需求(情绪也是需求未满足的一种呈现方式)。

教会别人如何爱你,是你的责任。你的期待在对方的能力范围之内吗?

让对方以你想要的方式爱你,关照你。在亲密关系中,你的需求是什么?你的边界是什么?对方的需求和边界是什么呢?

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和感知力。

你只会成为你相信的样子。

改变人生就是改变能量。改变自己的能量场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能量影响结果。

处处都体现吸引力法则,自己的能量频率高,才能吸引到高频的人和事。

你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那你只会成为你相信的样子。

改变自己就是改变那些我们习惯体验的感受。

保持能量稳定和提升能量同样重要。

你的注意力在哪,你的世界就在哪。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地方。当你想要改变你的外部世界,必须先要改变内在世界。先内观自己。

觉察:刚让老公看我在书上写的东西时,我竟然说了一句“我把书写成这个样子,别人看到了肯定会说我吧”。老公回复“书是你自己的,你自己怎么写都可以,别人管不着”。对呀,这是我自己的书,我为什么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就是之前形成的固有模式,在意别人的眼光比自己的感受还要多。

所有对外部的失望都源自于对自己的失望。

直面自己的恐惧,发现恐惧的缘由,面对它,消解它。

忘掉你所知道的一切,去体验无数种可能。揭开之前给自己贴的角色面具,去有更多的感受和体验。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应该是你成长的阻碍。

第一章  看懂自己,你的人生才真正的开始

面对自己,

看懂自己,

我们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你做的选择才是你真正的选择,

而不是在命运的车轮下推动

你的自动化反应。

这时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事实上,犯错误并不是因为年轻,而是我们对自己认识的太少,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被欺负,那时我一定是想要有人帮助我,阻止他们,让他们再也不欺负我。在姥姥家上学的时候,我想要父母能够陪着我,爱我,给我讲生活中需要懂得东西。我想那次妈妈送我到姥姥家自己走了,我自己在房顶看她走远,自己趴在床上哭了好久,那时的自己一定感觉很委屈,很无助,很孤独,这些感受没有人能安慰我,陪着我。那种感受态深刻,到现在想到这个事情,我的眼泪还是会流出来。还有那次两周没有接我回去,我幼小的心灵一定是很失望的,不然也不会再回去后坐在爸爸腿上哭了好久,那种委屈,现在再回味,又是泪流满面。这些我都不曾与人说过,也没人能体会到当时的那种委屈。在舅舅家待得时候,我就开始形成了讨好型的人格,主动给客人让座,主动带两个弟弟,主动帮他们清理便便,去商场时,妗妗们试衣服,我主动看着他们,避免他们乱跑。妗妗们都会夸我长眼色,那时在我看来,这就是夸奖和认可,从此,我就戴上了讨好的面具。

问:在哪些时候,你内心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呢?

答:我想要有人能帮我,不让同学欺负我;想要父母陪着我,什么事情都可以帮我解决,不再把我丢在姥姥家,甚至来月经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年纪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处理,还是姥姥帮我处理。我想要自己不再有寄人篱下的感受,感觉自己是平等的。想要支持、鼓励、关爱、呵护、理解、陪伴。

问:你潜意识里存在的自卑感从何而来呢?

答:我潜意识的自卑感源于小时候在家境比我好的舅舅家生活,表妹有的东西,我很多都没有,她的父母都陪在身边,我因为上学原因在姥姥家住,一周或者两周才能和父母在一起;还有小学的时候被欺负时,没有人能帮我,很渺小,很无助,很无奈。

静静地告诉自己:小时候被欺负并不是因为你不好,是那些孩子自己的问题,这与你无关,你那时力量小,没办法反抗,这也不是你的错。在舅舅家,他们对你也都很好,只是你自己可能比较羡慕甚至是嫉妒表妹的生活,才升起了自卑感。父母没有陪伴着你是因为那时在姥姥家住上学更方便,而且他们努力的工作也是为了给你和姐姐提供更好的生活。这些都不是你的错,也不是那时候的你能改变的了的,告诉那个时候幼小无助的你,那不是你的错,你很好。你值得拥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你也值得拥有更幸福的生活,你也一定能过得更自在,更幸福,你配得上这一切!提升自己的配得感。

问:你为什么会担心被抛弃呢?

答:因为之前的感情经历,让我变得更加的敏感,多疑,安全感缺失。之前谈了五年的男友劈腿同学,我被分手;;我的老公之前也曾跟我分手两次,第一次因为恐婚,第二次是担心婚后我们的步伐会不一致。因为这些原因,我总会担心自己不够好,不足够优秀,不足够有吸引力。这可能也与我小学六年级在姥姥家上学,不跟父母在一起,他们每次把我送到姥姥家就走了,我潜在的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还有父母告诉我未出生之前就差点因为计划生育被堕胎,所以一直有种被抛弃的意识潜藏着,所以总会担心自己不够好。

问:你的自我价值评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选择他做你的老公呢?

会控制我们的,都是我们不了解的东西。

问:你目前在亲密关系中,是什么状态的?是否满意当下的状态?

答:目前因为事业还停滞不前,没有什么收入,自己也不够自律,能量也很低,懒懒散散的没做什么事情,价值感比较低,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感也比较低,老公自己赚钱养家,压力也是有的,我会比较没有安全感,会变得更加敏感,关注他的情绪和状态,会有些讨好他,自己有点多疑和卑微。当下的这种状态是我不满意的,想要提升自己的力量感,让自己自律起来,忙起来来改善这种状况。

我不喜欢妈妈把别人的错强加在自己身上,把它视为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做出很多无畏的让步(时间、金钱、感情),让别人肆无忌惮的挑战自己本就不明晰的边界。妈妈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害怕失去呢还是在弥补什么呢?

问:我是否也在复制妈妈的某些模式呢?

答:我好像在无形之中有些部分也变成了妈妈的模样,一味地为别人付出,最近我总是把饭盛好了饭餐桌上,老公来了直接就可以开始吃,这就是我之前经常说妈妈,不要给晚辈盛饭,我自己却在无形之中复制她!可是我真的不要成为这样的人,这样不为自己着想,不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人。可是,我该怎样改变呢?

当我们不了解自己时,自然就会被“潜意识”牵着走。牵引到一个自己根本不想去的地方。

问:我的感情是否也在被潜意识牵引,一直在轮回?到底我那个潜在的意识是在害怕什么呢?害怕不被喜欢?害怕被抛弃?害怕失去吗?

问:对事物、对购物有很大的渴望,这个渴望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明知道老公很不喜欢被人怼,可是总是忍不住怼他,忍不住的对他发脾气,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曾经对我造成的伤害还未曾消解掉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子,那要怎么消解掉呢?是像艳凤说的那样,让他帮我做一件我最想让他做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像之前上课那样,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把他的名字写在纸板上,朝他的名字丢东西泄愤,或者对着他的照片打一顿。这些都可以尝试下。

觉察:每次当我发脾气的时候,说话不自觉得就会很大声,当时的力量感也很强,可是平时的时候却没有那么强的力量感,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潜在压抑的情绪和力量太多了没有释放完吗?或者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能量转化为正向的能量,让自己的能量可以尽量平衡呢?

最近身体的虚弱感来源:没有上班之后,体质越来越不好,生病之后更加虚弱了,稍微站的时间久点就感觉站不住了,稍微运动一下就会觉得累得不行。 最近两年太缺乏锻炼了。

做事情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没有之前那么上进和自律的原因:和老公在一起之后,经济状况就会比自己的时候好很多,没有经济压力,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感觉有了依靠。

自己身上的某些模式导致关系、金钱或健康层面出现问题,但却无力做出改变,如何突破这种无力和拖延的模式呢?当你可以真正开始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时候,你才能从过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问:我当前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呢?是怎么造成的呢?该如何一点点改变呢?

当我们对潜意识了解的越多,它对我们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小,或许最后我们还能自己掌控它。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塑造自己命运的人,当我们敢于深入地自我探索,面对自己,看懂自己时,我们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面对自己,了解自己。

你是什么样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过什么样的生活?想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