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了一种字体《女书》,看上去很难写的,朋友说:“写写吧,不但不难写而且还有意思。”
正如朋友所说还是真有意思,笔画简单写起来就像画画。而且每个笔画都要用轻盈的简单手法去写,这些笔画组成的文字如同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女人化身,美丽无比。
为了更多的了解女书的来历就上网查了一下给分享给大家。
女书的文化背景
女书本身就是汉字的一种变异形态,是方块汉字的社会性别变体,与汉字汉文化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但是女书产生之地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的人文背景,非政策性或非规划性的文字孤岛,与规范性主题文化、主流社会和谐共生、相宜相变。
女书生存在上江墟乡(今改为镇)位于江永县东北部,这里是三省(湖南、广西、广东)、三县(江永、道县、江永)交界的地理地区,是汉瑶混居之地,又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乡。因此这里的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而不能简单地冠以汉族、瑶族......女书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混血儿,是历史合力的产物。
这里浓浓的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清晰地告诉人们,这里流行的也是男耕女织、男婚女嫁、男尊女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价值观念。
女书的字形特点
女书字的外观形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秀丽清癯。乍看上去似甲骨文,又有许多眼熟的汉字痕迹。
女书的艺术形态
女书的作品绝大部分为七言诗体唱本,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这里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
唱读的内容包括: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也有的编译成汉字唱本,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因而从这些女书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地妇女的整体形象。
女书的生与灭
女书的流传很少,原因是这里的习俗:女书是女孩陪嫁的重要嫁妆之一,也是陪葬之一。
所以这本女书会陪伴这个人的一生,也就没有了久远女书的流传。
女书是目前世界现存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完全由女性创作并使用,代表着别样的文化生态;女书又是日常的。它是江永女人日常书写的文字,咏唱的歌谣。母女之情、姐妹之谊在此间蔓延,如花儿一般悄然绽放。
女书在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方面具有学术价值,因而被国内外学者叹为“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汉语文字历史上的奇迹”。
了解到这些女书的来历与背景为之感叹,人类的智慧不会因为性别的歧视而泯灭,不会因为封建礼教和制度的阻挡影响智慧的蓬发,更阻挡不了一颗颗渴望学习向往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美丽心灵。
女书文化为我们的中华文字增添了一笔靓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