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只能这样吗》P266
我们的文化对天赋的重视,似乎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如果我们缺乏天赋异禀,就有借囗可以不必努力,退居旁观者的地位。但是,其实你可以不断寻找更多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才能。你可以拿起吉他,或是通过艺术、音乐、文学、建筑或园艺,增进你的美学思维和经历。你甚至可以动手写小说,没出版也不重要。
你可以召集自己的街坊邻居,请大家创作剧本,然后让大家扮演不同的角色。你可以画画或些事,或拯救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不要抱着只做大事的心态,凡是只要全力以赴就对了,因为最大的乐趣来自于你投入的过程,每个当下都能近期在我,这就是最好的结果。除了你自己没人可以做到。
由你开始某件事,然后蔚为风潮,这种感觉不是很棒吗?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感性说服第二原理:直接体验形成的态度,比间接体验形成的态度,更有可能指向行动。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际经历、亲眼所见,都算直接体验。而说服,无论是口头也好、书面也好,对受众来说基本却是间接体验,常常事倍功半。所以超市导购员会努力邀请潜在顾客试用产品,向不是费尽口舌说服顾客购买。
但也不可能做到让对方事事都亲身体验啊,那怎么办?退而求其次,尽量通过你的话语,引导对方在想象中看到图景,在想象中做到“眼见为实”。想象具体情境或者进行角色扮演,也算一种直接体验。
在想象中眼见为实,也能达到让对方直接体验的效果,这也是有脑科学方面的依据的。在“拆书帮”的基础读本《这样读书就够了》109页中,曾广泛用于运动和技能的“精神训练法”(Mental Practice)。这个训练法的原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
所以,你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应当以生动具体的情景去激励听众想象一个画面,激活想象、感觉和情绪。正如在这个片段中,作者详细描述细节,引导听众去想象“我可能做到的事”,并引导听众在想象中享受那样做后的愉悦情绪。
"想象一下,你换了这款SSD硬盘,电脑的启动时间缩短到20秒,你朋友还没来得及在沙发上坐好昵,电脑已经出现桌面壁纸了。”
“想象一下,你在办公室喝这种滤泡式咖啡,比用咖啡机要方便得多,比速溶咖啡又健康得多,同事都会来问你这个咖啡的冲泡方法怎么这么别致啊······”
“想象一下,你把这些说服能力变成自己的本能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丈母娘埋怨你不早买房,你只需要微笑着说几句话,她就心服口服了,就点头称是,老丈人在旁边也说支持你······”
A1.
表妹是一位80后职场小白领,最近因为公司的一些变动,新的领导,以及公司中正在进行的精简,她开始焦虑。 我试图说服她一边工作,一边把自己的写作开始练起来。 :亲爱的, 你的文笔还不错,未来的10年20年,50%的工作岗位会消失,提前行动的人就能够提前实现财务自由。写作能力会越来越重要的。成功就是简单的重复。你只要每天坚持练习就会越来越好的。 表妹抬起眉毛,瞥了一下嘴: 有吗? 我从来没觉得我还有什么文采? 我马上接过话来: 当然,我看过你写的微信公众号呀,还是不错哒“。 表妹马上一个鬼脸: 那都是转发的呀,我的亲姐姐!“ 我一时语塞,把话岔开了。 我这种干巴巴的劝说对她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A2.
下周三我们越好碰面的。我一定要说服她参加拆书帮,成为一个三级拆书家 (目标)。 我打算这样跟她讲。亲爱的,这个拆书帮大多都是80后的。 想象一下,你在单位之外,有这么一群小伙伴,跟你一起拆书,写作,讨论,升级打怪,然后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比如时间管理,比如如何有效的沟通,接下来的就是你的自信心会更强,你的老板对你刮目相看,你的同事都越来越喜欢你,2年后的一天,你自信满满地走进一间会议室,小伙伴们等着你开会,因为你已经升为经理,还管理一个小团队。或者,你已经在千聊或喜马拉雅为大家线上拆书。你成为一个更加快乐自信的自己,你不想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