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平仄
——声韵之平仄辨析谈
沈俊杰
我们知道,唐诗、宋词、元曲及对联都是格律文学,它唯一不同于历代中华文学和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就是溶入了声律韵格,有着严格的声韵平仄要求,这种要求有时竟达到了近乎苛求的程度!可以这么说,声律韵格的应用是中华文学史上最大的变革和进步,声律韵格的应用成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也是唯一最能体现中华文学特色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学习和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尊感、自信感和优越感,以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服务。学习和掌握格律文学,不熟悉声律韵格,就好比唱歌不懂声调乐谱一样。作诗、填词、拟对首先要过平仄关,如不论平仄,那就不叫格律文学。本文想对刚入门的诗词对联爱好者谈几点声韵之平仄辨析方法,以供参考。
大家知道,汉语声调有四声,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四声不尽相同。古代汉语的四声分别为平、上、去、入,除平是平声外,上、去、入都为仄声。现代汉语的四声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叫一、二、三、四声,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为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为仄声。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字,古代汉语中的入声字按照“平分阴阳、入派四声”的原则,分别派生到现代汉语的一、二、三、四声中去了(见例字说明)。这就给现代人作格律诗词、对联带来一个问题,是用古声韵呢,还是用新声韵?现在诗联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双轨并行,互不混用”。这就是说,用古声韵或用新声韵,可听由作者自便,但在同一首诗、同一阕词曲或同一副对联中,古今音不得混用。怎么叫混用呢?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