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知识改变命运”能深刻体会领悟这句话内涵的可能就是“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70后,因为这代人恰好经历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历了中国社会最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知识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 。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 ,书包里只有一本语文课本、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自然常识,外加两本练习本 ,一个铁皮文具盒。文具盒里放一支铅笔,一支自来水笔,一个橡皮擦,再加一把小鱼刀 ,一把直尺,就算是所有的文具。书包很轻 ,有的是供销社买的镶着白边的专用书包 ,有的则是慢慢用废旧的布料缝制的简单的小提袋。每一次上下学都可以跑得很快。
那时的作业主要是课本上的练习题,有时候也会是老师自己编的练习 ,抄写在练习本上做。记得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专门做作业 ,家庭作业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做完,刘老师抱着水烟筒坐在教室门口吸着烟,等待我们交作业,交了作业便可以回家。因为那时放学回家要做家务 ,也没有电灯照明。
学校每周有两次劳动课,各班都分了固定的卫生区域,届时各班老师会亲自带领参与劳动 ,有时是打扫卫生,有时是栽花种草都不确定 。总之,学校的校舍维护,卫生清理,花草栽种,一切勤杂工作均由师生共同完成。
在那个时候 ,我们的数学都是体育老师教的,语文也是数学老师教的。在我们幼小心灵深处,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的尊敬老师 ,老师从来不会有不对的。
我们这些应试教育的产物,个个都会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干劳动、做家务。上下学不需要父母接送,书包从来都是自己背。每天的上学感觉不到任何压力,总是刚放假就期盼着开学。
在那个时候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习惯,体育课、音乐美术课老师总是能倾其所有,上学学习知识和参与劳动都是快乐的, 我认为我们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