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目前的分流还挺明显。有的在攻读硕博继续深造,有的已经走入社会挣钱谋生,也有一小部分回家继承家业衣食无忧,当然,还有我这个bug,不干正事儿在家啃老哈哈。
我们的一致性体现在我们的经历上。从小学起便被要求要做学习最好的那个孩子,自此开始我们的内卷之旅。小学时要做班级前十,初中要做年级前十,中考要考高分进最好的高中,此后开始分化,中专的朋友要拿最高的工资,考大学的朋友比着要进最好的学府。我们生存,我们内卷,直到卷无可卷。
但不管是去讨生活也好,还是在象牙塔里奋斗也好,人与人之间总有高下之分——我是指,有的人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有的人在既定的道路上寸步难行。
其实我挺羡慕那些一帆风顺的人。虽然我会过嘴瘾,说什么无欲则刚,但要说心里不羡慕,谁信呢?
但我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看到保送顶尖学校的学长,我羡慕他能有这么好的机遇;看到发了财全靠自己买车买房的老同学,我羡慕他有这么顺的生活;看到考上了公务员的朋友,我羡慕她的未来如履平地。我发现只要是过得好的、过得顺的,我都羡慕,我都想复制人家的成功。但是,我想要的成功到底是什么标准?我想要的是成为学术精英、商业大亨还是行政领导?
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现在的答案是,我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因为我发现我什么都不能缺。
如果我没有学识,我将难以实现我自己的精神追求;如果我没有钱,我将难以满足我的生存需要;如果我没有社会地位,我将难以处理我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
但在当下这个年纪,我很难三者兼顾,同时收获。有人同时收获这一切吗?实话讲,是有的。但是他们要么是有天赋,要么是有家世。
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无所有。
把我们自己的能力水准视为1,如果我们付出了1,那么我们得到的一切的和必然不会大于1。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下这个年纪,能力和积累都还很有限的前提下,怎么对不同的收获的部分进行取舍。
或者选择一条中庸之道,让三个方向的发展相对平均;或者剑走偏锋,专注于三项中的一项,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或自身积累的增加。这都是可行的策略。但做到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基于你自己的能力水平来发挥。
如果你只有一百斤的力气,却非要背两百斤的包裹,那你走起来一定是踉踉跄跄的。
本质上,这仍然是一个取舍的问题。
我认为想出人头地不是一件坏事,想建功立业也是人的天性。但是现在这个年纪,我们能做的的确要比我们想做的要少,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
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很难,但明确自己想要的在什么方向,它们之间的优先级关系是怎么样的,这很简单。在确定了方向和先后顺序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检查自己的能力现状,然后前进,在前进途中不断的积累和锻炼,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快前进的速度。
你究竟想要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在我们这个尚且有着青春朝气的年纪,在这个仍然保留着一颗火热的心的年纪,是很难得到一个具象化的答案的。但这不妨碍我们至少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与其完全想清楚了再去行动,不如先明确了自己的大概方向,然后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再艰难的路也终归是路,既然是路就一定有终点。也许我们暂时不知道路的终点在哪里,但坚持走下去,坚持到底,一定是在靠近我们的目的地。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可怕,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才可怕,不敢走不愿意走最可怕。这句话送给我的读者朋友,这句话也送给我自己。在二十二站的终点,我与你们共勉,一同向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