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1897年的时侯,有位道士叫王圆箓,因为家贫云游到敦煌,做起了莫高窟的掌门人,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王道士在窟南区北段清理沙石,供奉香火,于莫高窟第16窟东侧建了太清宫道观,即今“下寺”。
1900年一天早上,王道士依旧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王道士急忙把洞穴打开,嗬,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
王道士想或许这是神的酬劳,于是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县长和专家叶炽昌得悉后,建议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多,运费贵,始终没有进行。王道士便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消息不胫而走,于是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不远万里赶往朝敦煌。他们设想好各种对付关卡手续方案,不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于是: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
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迭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
1908年7月,法国人怕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
1914年,斯坦国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
道士也有过犹豫,可最终还是出卖了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