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把拐杖跺得咚咚咚直响:这么大了,怎么还不学针线?母亲陪着笑:她在读书。奶奶勃然大怒:你妈不明事理,我们家可不行!看,因着我,不但母亲受罪,连带着外婆都遭殃。
等父亲回来,奶奶直接把父亲训了一顿。最后,两个人吵了起来。他们吵,是因为我的前途,而我 的前途,却不是他们可以规划的。
那一年我十五岁,高二,忙得昏天黑地,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全住校。奶奶刚从乡下老家回来,没几天就发现了这个“大问题”。
奶奶喝骂母亲的核心思想在于一点:不会做家务的女子嫁不出去,而嫁不出去会给全家人丢脸,甚至让整个家族蒙羞。
但母亲觉得,等我考上大学,有了工作,再学家务也不迟。
我心领他们的好意,然则,一个人 的命运岂是他人可以掌控?我随后的经历证明,爷爷奶奶包括父母的很多考量,其实都是关心则乱的担忧罢了。
父亲因为我体弱,做不成农活,曾经教育我说:如果你能在县城里,当个化验员,每天风不吹日不晒,月月拿工资,这辈子我就放心了。
实际上,这件事情,远比我考上大学的难度要大。
为什么?
县城的化验员,拼的是人脉关系,而考大学,拼的是学习能力。事实证明,这几个化验员不是主任的千金,就是什么书记的女儿。
而俺家爹爹,不过是个泥巴腿子?凭什么争?又拿什么争?其实,这条路子我压根就没考虑过。
当我读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因为一句传言哭了好几次,说穿了,也不过是担忧我的前程。
阿瑾落榜后在上海当房产中介,跑回来说,念过大学的女孩子,尤其是念过名牌大学的女孩子,特别难嫁。要不然,城里那些剩女是怎么来的?
阿瑾的母亲更是把这事儿说得煞有介事,随后,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母亲耳中。母亲难过极了,跑去跟自家几个要好的阿姨说,这下怎么办呀?
实际上,阿瑾当年没有考上大学,要死要活地哭了好几天,如今又来说这话?简直滑稽可笑。
后来,我毕业,留在某大学教书,父母跟我一起住。隔壁有个老太太每回见了母亲都趾高气扬:我儿子很牛,很厉害。而母亲,总是讪讪的,不由自主往后缩。
有一回,单位分配宿舍,按我的资历和学历,可以分到两房一厅。但,隔壁老太太却跑来对母亲说:我儿子可以分到房子,你家女儿分不到。
母亲长吁短叹了好久,不敢跟我说,怕我难过。但是,当老太太直接当着我的面炫耀时,我笑了。
时至今日,二十一世纪,大学校园,还有这种人,你信吗?分配结果出来,我忙乱地搬家,母亲惊得瞪大眼睛:女人也能做教授?
隔壁老太太一脸不置信:肯定搞错了,我家儿子怎么可能不如你家女儿?他们如何知晓,大学里拼的不是儿子和女儿,而是学历的和能力呢?
所以,大多数时候,我自己心中主意很定。但是,我明白他们的忧虑和担心,也不会跟他们争。
因为,若是我说:你们的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
那么,俺家爹爹,肯定会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喝着我给他买的小酒,历数他老人家如何劳苦功高,如何思虑周全,如何把我从个小豆丁培养成了大学生。
实际上,我们那个小地方,跟俺家爹爹使用同样方式养娃的,可不止他一个,但,读到大学的却没有几个。
若是我对娘亲说,你就不要瞎操心了。
俺家娘亲肯定不服,一边把盐煮花生端出来,一边说:要不是我年年种花生给你吃,你能这么聪明?周医生说,土豆和南瓜是健脾的,我哪年不给你蒸南瓜烤土豆?要没有这些吃的,你早就饿死了。
所以,我从来不说这些。
因为,他们能给的,都给我了,他们能做的,都做到了。
尽管我知道他们在瞎操心,但我明白:若我不是他们家的女儿,他们怎么会如此瞎操心?再说,年纪大了,有个孩子在跟前可以唠叨操心,对于寻常人来说,就是一种快乐。
只要他们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