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间播报:
3月29日隔壁王村擅自组织民间活动,竟叫了一戏班子唱木偶戏,不是早就说过了吗?疫情期间不准胡乱串亲戚,不准多家聚餐,你们倒还好,竟然把几个村的村民聚在一起听戏,不要命了吗?疫情防控这么久了,我们甘肃好不容易把人数给控制好,你们这害群之马,以后我再看到谁偷溜乱转不守规矩,村里给你记大过。
继河南村长的硬核喊话,我们村长也拿出了多年不用略显全损音质的喇叭在家里对自己的村民“淳淳善诱”,语重心长的话语在五六个(有一个不太确定有没有坏)喇叭的映衬下,竟有几分村口卖菜的顺口溜感觉。“换菜换菜里,茄(qi)儿辣椒包包菜,洋蒜大蒜西红柿”。全程捂着耳朵听完,滋滋的杂音让我的耳膜嗡嗡作响。
我一定要给村长推荐一下“腾讯会议”,再不行来个微信群聊,实在是伤耳朵了,不过,村里老人怎么办,没有微信怎么办?好叭,我放弃这个想法,正所谓适合场景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对于农村,不戴口罩的是老人,一群群去庙里拜佛的也是老人家,像“木偶戏”这种民间风俗,怎么会和神佛没有关联呢?
木偶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是用木偶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木偶戏在甘肃农村有非常高的地位,它一方面是村民的一种娱乐享受,更是对神明和祖先的一种尊重方式。会演期间,村里会联合村民从附近的庙里将神仙请回村,家家户户宰鸡奉上,鞭炮相迎,更有心怀慈悲的老人家,在迎接神明队伍经过家门口时,长跪不起,直到队伍在视线中消失不见。
会演这几天,村民对于未来的向往和逝去亲人的思念,在这几天有了新的寄托。村里的人会去认真听戏,我们小孩子有几分听不懂,就会在附近买好多好吃的,玩具,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孩子们和大人们的快乐,在这几天达到了共识。
正常情况下,木偶戏在正月十五便会安排,因为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第一场木偶戏在3月29出现了。然而这次木偶戏的出现,却是越过了上级领导的批示,来了回真正的“民间组织”。戏班那边联合村长,以及庙宇里的庙官直接联合,做出了及其不理智的决定。
据说是戏班那边直接打电话给村长,然后村长将神仙请回了村,村里居民各个着手准备,赶集买菜买鸡。附近村的小贩也赶着进了货,想着在这场疫情沉闷的时刻,大赚一笔。然而就在他们开始行动的第一天,就集体被派出所带回来“家”。附近蠢蠢欲动的村子,也都逐渐按捺了激动的心情。
分析这场行动的背后,无非是三种思想的有效融合。一是戏班子宅家久矣,失去了赚钱的机会,对于长年在外奔波演出的演员来讲,本来不高的收入也没了盼头。二是部分村民未真切感受到疫情的蔓延势头,为什么呢?对于我家这个小县城,至今未曾出现一个病例,且很多热爱看“木偶戏”的村民,也没有上网观天下大势的念头,新型冠状病毒在他们的心中,大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存在。三是宅家未出门打工的村民,当今农村农作物收入不高,依靠农作物为生的观念在农村快速发展的背景也早就落伍,很多村民家庭负担也极大,在这种趋势下不得不想办法赚钱。
疫情在我们这里虽未蔓延,但能“行走”的病毒却也不得不防。也许就在不经意擦肩而过的瞬间,便将病毒带回了村,带回了家。谁又能保证小地方就一定有菩萨的全权保佑了?病毒在世界上肆意蔓延,在它们未曾消失之前,任何人都可能被传染,都可能成为传染源,所以这个木偶戏,村民们还要看吗?
切记,木偶戏得演得看,但绝不是这个关键时刻聚众去看。
答应我,等疫情结束后后,我们再一起玩好不好,,Ծ^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