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对,我就喜欢李连杰的太极体操》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180717
太极拳,真是张三丰所创吗?
翻了几本书,搜了一点网上资料,看来不然。太极拳,更可能创于清时陈家沟。大概吸收了一些长拳和戚家拳的招式,并与长拳和戚家拳一样,以实用为主,虽然比较粗糙简陋。古时真实武技,一直比较粗糙简陋。练后,对抗时,面对没学武术技击者,有一定作用,而已。
太极拳可能受摔跤技巧影响挺大,看重借力的作用,所以讲究后发治人。还喜欢虚晃一枪或多枪,所以欲击左必先摆向右,反之亦然。
太极拳不惟快,不惟力,并且讲究阳阴平衡之道。大概跟创始人年龄较大,有点心灰意冷有关。
各国拳术,故弄玄虚者,比比皆是。太极拳在技击方面,不盲目推崇力量和速度,渐渐被误以为所推崇的是慢与柔,后来慢和柔简直成了太极拳的招牌了。这有点滑稽。百年前讲到太极拳的书,通篇不见“慢”字。当然,当时也没有“太极拳”的名称,人称绵拳、内家拳而已。
太极拳名动天下,可能跟清政府的腐朽有关。杨露禅号称杨无敌,自称得太极真谛,并改良了陈氏拳,开始教授京城的达官贵人。达官贵人们练着改编后的体操一样的“太极拳”,心情舒爽,自觉高人一等,而且出名的太极拳师,貌似不以力取胜,却终胜出,暗含了大家对腐朽大清的期盼:虽虚弱,但有“哲学”“文化”,必胜以力见长的洋人。这样一来,推崇太极拳简直就是爱清朝,否则就是崇洋媚外了。
“太极拳”这一名称的出现,以及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不过百年。百年一瞬,就产生了好几家甚至十好几家太极分派,各路英雄粉墨登场,各执一词,常能见到自吹自擂与故弄玄虚交叉进行者,同时贬低别派与攻击他人密切结合,好不热闹。
古时,武舞同源。所以,武术跟舞蹈,本是一家。现代,体操与武术,也可谓同宗。精武门一开始的名字,不是叫精武体育会或精武体操会吗,是当时的体育娱乐俱乐部而已。所以,太极拳,跟广播体操,其实渊源颇深。
李连杰先生本身也可为例。他做广播体操,被人发现极有天赋,于是吸纳入武术队,终成一代武打明星。电影《太极张三丰》,是李连杰演绎武侠精神的巅峰大作之一,可谓神来之笔。自广播体操起始,达太极体操之巅,李连杰真是少见的武术奇材。
我练太极拳,四年多一点,无论寒暑,努力坚持。陈式拳,相对来说更原汁原味些,所以我搜了搜陈式拳的名家视频,几百部是看了,有的反复观玩,深为叹服。论起打得最有味道的,当属李连杰先生。能体现出陈式阳刚的,丁杰先生是佼佼者。李德印先生也是集大成者,但论起刚柔兼济者,首推王二平先生。女士里边,马畅的架子和节奏,行云流水,以柔为主,百看不厌,可惜其人英年早逝,惜哉惜哉。吴京先生,陈超先生,等等,也有特色,但难称超一流。
有个阶段,我睡着觉做着梦,都会打几招陈式拳。至于上班走路,甚至开车,以闲手划拉太极圈,就更是无意识的自然动作了。武术也好,体操也罢,舞蹈也行,体味身体灵活平衡之美,就足矣。
这年头,据说,滚不能叫滚,叫身体蜷成球状离开我。水也不能叫水,要叫氢二氧,或者H TWO O。所以,陈家绵拳也不能叫陈家绵拳,更不能叫陈家体操,必须叫陈式太极拳。叫了陈式太极拳也还不行,还有杨式孙式吴式等等的传人们过来理论,谁才真得了精髓。
有一阵子,遇到旁观者问我打的什么拳,我会顺口告诉对方,这是少林花拳,或者干脆说是太极广场舞、太极体操。
事实上,每天早晨,我练完太极拳之后,真的再做两遍第五套广播体操,加两遍第八套广播体操。一身透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