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改编自畅销小说《奇迹》,讲述的是一个因病面部畸形(注:学名叫mandibulofacial dystosis ,中译为“崔契尔柯林斯症候群”)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根据柯林斯英汉大词典的注释,“Wonder”有着“惊奇,奇妙,奇迹”的意思,所以相对于这部电影的片名,我想说,奇迹的又何止是我们的小主人公,成长本身难道不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吗?
在影片开始,我们的小男孩奥吉(Auggie)在床上蹦上蹦下,从外形上看他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硬要说什么不同的话大概只是那个有些略大的宇航头盔了吧。而此时,奥吉的独白也不缓不急的响了起来,开始为你讲述关于他的这一段故事。乍一看,本片的风格和《阿甘正传》这样主题的电影差不多,都是自身的残障带来了一些麻烦,都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都是在缓缓道来,但又有些不一样——我们在说一部电影中的角色塑造是否成功的时候总会谈论“(该角色)塑造的是否立体”,而《奇迹男孩》的导演斯蒂芬卓博斯基就机智的把剧情拆成了平行的四段故事。分别从男主角奥吉(Auggie),姐姐薇娅(Via),奥吉的小基友杰克(Jack)和薇娅的闺蜜米兰达(Miranda)四个方面进行叙述,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诉说着自己,却又无意中丰满了身边的人设,于是本来看似平淡的故事突然就承担起了使命般的色彩——每一个角色都被塑造成了鲜明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紧紧相连,因而每一段故事都在经历一个过程:成长。
那么什么是成长呢?
成长其实就是一份看似很平淡无奇的奇迹。
不信?那我们来回顾一下他们的经历:奥吉一出生就患有疾病,导致需要27次手术才能勉强拥有正常人的生活;他脸部畸形,在上五年级之前一直都是妈妈教导他课程;在入学前,按米兰达所说,奥吉近乎没有体验过外面的世界,而奥吉也只有他的爸爸妈妈姐姐米兰达和一条名为黛西的狗;即便上学后受到欺负,遭到杰克的一次无意的“背叛”,他也从来没有对他的爸爸妈妈说想要放弃。
再说薇娅,薇娅看似幸福美满,可自她弟弟出生起她就被夺去了所有的关爱,和弟弟奥吉不一样,薇娅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她拥有的只有她过世的奶奶;除此之外,她的好友米兰达也因为一些事情和她渐行渐远,在同样的第一天入学中,她只能自己缓解烦忧,可她却从来没有恨过奥吉,或许也曾羡慕,或许有过嫉妒,然而当奥吉去上学的时候,薇娅只是轻轻的俯在奥吉的耳边说道:“他们要看就让他们看吧,你无法融入他们,因为你天生就与众不同。”
至于因为爱慕虚荣而差点走偏了的米兰达和我们怕被班上男孩们孤立而撒了谎的小暖男杰克,他们无论是从家庭出身还是人物形象都很平凡。
就像《千与千寻》里的千寻,成长其实就是把眼泪擦干了然后去她最害怕的汤屋找汤婆婆。
而除了上述的四个主要角色之外,最让我感到温馨的应该是奥吉的父母普尔曼夫妇,学校里总教他们箴言的老师,以及塔什曼先生。这里先说普尔曼夫妇:都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这话其实不假。奥吉的妈妈是一名坚强又善良的女人,她可以为了奥吉放弃自己的一切,也会因为意识到自己多年来忽视了对女儿的关爱而潸然泪下。
奥吉的爸爸则是整个家庭的调节剂,他既要负责在外赚钱,又要负责回家活跃气氛,还要负责把圣诞节的圣诞树搬出去。虽然普尔曼夫妇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母亲希望奥吉宽容,善良,父亲希望他不能怯弱,被欺负了就要怼回去。但这并无伤大雅,某种程度上更是起到了互补的作用。比如电影中的妈妈就不能理解男孩子们为什么会打电动那么入迷,又为什么对激光剑爱不释手。因为在电影《星球大战》中,容貌丑陋的楚巴卡也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乔治卢卡斯所创造的这个星战世界对男孩子们而言是有着积极的导向意义的,毕竟在那个世界里奇形怪状的人一堆,但人们却不以貌取人。
奥吉的老师也说,“在正确和善良之间,会选择善良。”的确,我们常说“愿世界温柔以待”,但在说这句话之前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温柔以待世界“了吗?还有让人大为点赞的塔什曼先生,虽然他的台词并不多,出场也屈指可数,但不得不说每一次出现都很惊艳。在我的观点里,塔什曼先生代表的是更上一级的充满良知的教育层面,尤其是他和朱利安的母亲奥尔本斯太太在办公室唇枪舌战那一个情节,塔什曼先生就是善良和正直的代名词,他维护了一所学校最本质的东西:良知。做人的良知,做学问的良知,也是教书育人的良知。我不才,曾有幸在这样一个老师门下受过几年教诲,因此深知这对成长会带来怎样的积极作用。
当我们已经渐渐习惯眼见为实的认识世界,我们是否还能留存一点点善良提醒自己:认识世界除了眼睛,还要用心。偏见固然无法消除,但奇迹也无处不在。
成长,善良,然后温柔以待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