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总是给予我们人类许多的启示。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人类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时空的神秘。感受到生命的可畏!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从时光穿梭,春去秋来周而复始的变化中,总结出了历法和节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大自然中发现了火,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哲学家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去探索物质与精神的奥秘。如米利都学派从无形的风中受到启发,提出宇宙的原初构成是风,是气!人类从万物的生长中发现了自然的规律。从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推理人类,认为人也应该遵循这样的生命规律,才能健康长寿(我们的中医理论多有阐述人体与自然的联系)。
大自然同样给予我们教育以诸多的启示。
中国明朝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就以植物生长类比儿童心性发展特点,把教育儿童比作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提倡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性和自然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发展,他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捡。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意思是说,大体上,儿童的性情都是喜欢游戏而不喜欢被束缚的。就好像草木开始萌芽生长的时候,疏朗畅达就能抽枝发条,摧残阻挠就会衰败萎缩。当今,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心中欢喜,那他的就能不断进步。就如春风雨润覆盖沾被草木,没有不使它萌芽生长的,自然就会日日生长,月月变化!
国外,如十四世纪,捷克教育家,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夸美纽斯在他的教育名著《大教学论》中,也提倡自然教育原则!以植物的生长作类比。提出教育的自然适应原则!这里的“自然”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指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教育应该以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为依据,从自然中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教育的严谨秩序应以自然为借鉴,模仿自然。这样,教育的进行就会同自然一样的有序运行。第二,指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教育要根据人的天性,适合人的年龄,使每个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夸美纽斯有一个观点: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
到了十八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解放人,注重人性成为思潮。儿童的发现者法国思想家卢梭,明确提出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主张教育要“回归自然”,自然教育思想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这一思想贯穿在他的小说,也是教育名著《爱弥儿》中。卢梭对自然教育思想的阐述是相对比前人完备的。已经不是简单地从自然界中引申出他的教育思想。其自然教育思想具有社会的土壤。他从自然那里受到启示,但是扎根于社会来阐述其教育思想,已经不仅仅是拿儿童与自然进行类比了!所以其思想具有深刻性。他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人!作用是保持和发展人的自然本性。基本原理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他还把自然教育分成了几个阶段:从出生到成年分为几个教育阶段,大体如我们现在的教育学制的划分。所不同的是他对儿童期的划分很长,延长到15岁左右。他主张孩子到农村接受自然教育,他有一句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变坏了!”,所以儿童应该在受到社会的“污染”之前,先接受自然的教育。正是由于卢梭思想的深刻社会性,所以极大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解放,特别是儿童的解放!
从儿童性情与自然物生长的简单类比,到扎根社会的自然教思想育,既有思想发展成熟的必然,也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大自然的启示!
总结前人思想,站在巨人肩膀上。笔者认为教育当如树!
教育当如树。每一棵苍天大树都是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开始的。儿童就如同这样一颗种子。为他找到合适的,利于生长的土壤。然后细心地浇灌,静静地等待。静静等待他长成大树。等待他的开花结果!不要揠苗助长,也不要摧挠束缚。环境不利于生长,例如天寒地冻或者空间小如盆,他是难以长成大树的。给太多的阻挠和要求,违背儿童自由成长意愿,也是不健康的教育,譬如盆景被人扭曲盘错!
教育当如树。任何一棵参天大树都有着深厚的根基,粗大的树干,而后才有枝繁叶茂的可能!才能经历风吹雨打而傲然挺立!
教育当如树,要深深地扎根地底,将根须伸向深层,伸向四面八方,广泛汲取营养,壮大自己。要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精神,让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这就是儿童扎根于土壤的根须!要使这根须壮大!
教育当如树。帮助儿童把根须扎牢实了,不拒八方营养,不拒风雨打击、阳光恩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律,日久年深才能成就苍天霸业!立于天地之间!
教育当如树。儿童教育要从根抓起。不要只仰望枝叶的茂盛。没有根的壮大,干的粗犷,哪来枝叶的茂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是口号,当成为一种教育的理念!当今社会样样浮躁,教育也浮躁。等不了、静不下、提前教、拼命灌、害怕输在起跑线比赛。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沉重化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个个拼命赶,人人害怕输,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被驱使着往前走,不由自主,不知所以,终有一天会因为根基不稳而轰然倒塌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比赛。在马拉松赛跑中,起跑线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中是否坚持得住、是否耐得了,是否跑得稳健!
教育当如树。这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