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主义

感觉是一个不内耗的人,不管是买东西被坑了,或者是吃到了一顿很贵且很难吃的饭,或者是生病了,我基本都不太会去抱怨。 原因是我一直把这些当作体验。 有好的体验,也有坏的体验;有幸福的体验,也有不幸福的体验;有高光的体验,也有低谷的体验。

后面我才了解到,原来这种心态或者价值观,有一个专门的定义,叫做人文主义,或者说叫做体验主义。

* 今天中午吃了一碗80元的饭,喝了30元一杯100毫升的红茶。 结果饭是米村拌饭,茶是用茶包+两块苹果泡的。 其实主要是吃了地理环境,吃了餐厅氛围,我心里面觉得有一点点小贵,但是我很快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 外出游玩的时候,我总是尽可能的少带东西,我只想带上微信钱包。 我不太会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带很大一桶水,或者是带好多零食。

* 生病的时候,我会好好感受正在和病毒对抗的身体,来怀念健康时的感觉。

* 我也会在跑步的时候,充分感受多巴胺、微风、阳光。 甚至还会感觉到每天都见的大楼非常壮观宏伟。

* 我至今还觉得苹果手机的裸感金属与四个手机角的过渡弧线非常优美。

我的多巴胺分泌方差感觉也比其他人要大一些,我必须要去找之前没有体验过的事情去做,我不能长时间呆在家里面,必须要不断有新信息刺激大脑,产生新的体验。我问朋友,他说他没有这么多的体验,即使有买了新东西的兴奋和幸福,也很快因为熟悉之后,就没有感觉了。 我不知怎么的仿佛对生活中的幸福保持了高敏感。

“我们的一生之中,有时候我们伤害别人,或者被伤害;有时候我们同情别人,或者被同情。如果你去注意体会这些伤害、同情的感觉,你就会越来越敏感,那么这种体验对你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知识。逐渐你就会分辨对错,成为更有智慧的人,这就是人生的旅程。” 所以有人就说,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就是要追求尽可能广的体验,以期从中获得智慧

* 要在编程技术上日益精进,这样才能体会,体验到那些历史上的计算机科学家的编程智慧。 自己也会感受到编程的乐趣与美感,也成感受到成为高手的幸福。

* 要去坐过山车,要去蹦极,甚至要去跳伞。这些绝对安全,但是又绝对刺激的事情。

* 要去很多很多很远的地方,因为不同的风景带给人感受很不一样,要见很多很多不同的人,因为每个人给我们带来的感觉都不一样

体验主义还告诉我,世界属于哪些有勇气的人。 想要什么,就鼓起勇气去争取什么,你越积极与主动,世界也会以同样的积极与主动回应你。

举例来说,今天来得到创办11周年,线下活动打卡,除了来参观打卡活动,我还想认识一些人,或者是了解一些信息。 于是我就主动坐下来跟工作人员聊天,结果人员给我讲了很多干货,如何跟得到的工作人员有效互动,如何找到和自己年龄相仿也同样深度使用得到的人。 如何能在线下见到大牛本人等等。

我还想去参观得到总部公司,但我不是员工,也不认识员工,于是我就给值班人员讲了我想法和兴趣。结果就是值班人员带着我直接把4层办公楼全部转了一遍。晚上来朗园参加了活动,得到官方完全没想到线下居然还有观众,所以根本没有给观众️准备座椅。这种完全自发的活动,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对偶像的崇拜和对知识的渴望。体验注意告诉我,自己心中若有期待和盼望,就主动让其发生。

一个扩大自己体验的好方法就是,去认识那些比自己牛人,知道他们在关心什么事情。 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支线任务,就是从今往后,我要想办法加上我现在去过的任何一家公司的CEO的微信。 我甚至还学到了一个固定但是真诚的加微信模版,这是我在得到活动结束之后,我参考了另外一个陌生人在加脱不花微信的时候的说法,同时自己也改了一些:老师您好,不知道能不能加您一下微信,主要是扩大自己的认识,想关注一下您平时都在关注什么事情,希望能学到一些东西。我不给您发消息,也不会把您的联系方式给到其他人,希望平时能给您朋友圈点赞!

人是自己所有体验之和。过去所有幸福和激动人心的经历,所有感受到的爱,都是我们对抗空虚最有力武器。 所有鼓起勇气的体验与反馈,积累到的自信,都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体验主义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现象是,当发掘自己最宝贵的体验,居然有人能和你同频共振,惺惺相惜时,那股幸福感会油然而生。

当然,体验要追求高级,不能为了体验而强行体验。体验的近敌是猎奇,猎奇是为了体验而体验。 我们平时追剧、看明星八卦、打听邻居和同事的私生活、去马戏团看怪物、上网关注社会新闻,这些都是“为了知道而知道”吗?体验最好还要带来一些结构化和系统化的结果。罗伯特·赖特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里,使用进化心理学,对这个现象有个很好的解释。好奇心、冒险的刺激、喜怒哀乐,这些情绪都是演化给我们编码在基因之中的。每一项体验对应一种情绪,这个情绪其实是一种奖励或者别的反馈机制,让我们更多地去追求或者去避免那样的体验。而之所以那些体验很重要,是因为它们背后和这个体验的实质用途有联系。

比如吃东西使人快乐,快乐是奖励,吃是体验。而进化之所以设定吃东西使人快乐,是因为吃的背后是吸收营养,我们为了生存必须吸收营养。所有动物都有这样的机制。

可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营养和生存常常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我们仍然继承了进化的设定,我们仍然爱吃。那么在这个高端时代,我们就可以单纯地只是追求体验和随之而来的情绪奖励,而不要体验背后的实质用途。我们看恐怖片感到很害怕,其实心里明白那个害怕是假的 —— 我们去掉危险,留下刺激。我们把进化用来激励我们的手段,当成了目的。这样的体验,就是浅的体验。也可以说是假的体验。就好像沉迷于打电子游戏、刷抖音一样。对假体验的过度追求,是文明时代的人们文化生活的特点。

那什么是真的体验呢? 我觉得我可能还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知道,什么是虚假的体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