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时有几件事情累积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触发我的紧张不安的心理,我会不自觉的开始紧张焦虑,而如果此时我所担忧的哪个事情又比较紧急,就会进一步触发我的情绪的爆发,我会开始发脾气,或者情绪崩溃。今天在叫了几次孩子吃饭后,孩子仍然没出来吃饭,而且我又着急担心上班会迟到,小宝也没有吃完饭,而且还哭着不让我去上班的时候,我就情绪爆发了,言语之中可能有责怪大宝,没有及时出来吃饭,帮我带弟弟,大宝感受到我的责备之后,觉得很不公平,然后说出带弟弟又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你要我帮你带弟弟,你就不要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其实孩子说的也没错,但是当时我就占着理,说家人之间本来就要互相帮助,互相帮忙照顾,而且家里每个人都有做家务的义务。看到孩子面露不悦而且不耐烦地辩驳,“没有法律规定我有义务帮你带弟弟。”我当时就给孩子说,并不是谁的声音高,谁就有道理。接着话赶话的,孩子就说,那就比谁的拳头硬。听了这句话,我一下子就觉得很伤心,启动了那种受害者模式,觉得把孩子养这么大,现在稍微一句话不顺耳就要跟妈妈比拳头硬,所以特别伤心。其实在那个时候,孩子说了一句下台阶的话,孩子说没事别在这哭,有事就去做事情。如果这个时候我顺着这个台阶让孩子照顾弟弟,然后我去上班,可能后面的事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特别受伤,不知道是心里不服气,还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那个时候就是想要发泄心中的愤怒,完全不顾后果的发泄心中的愤怒。我很生气地说我要砸掉那个投影仪,然后给他爸打电话,威胁他爸爸把投影收起来,要么我砸掉,要么跟爸爸没完。孩子听到我这么说后,我看到孩子流了眼泪。回想起来,孩子在当时应该是非常难过的,也是非常伤心的。而我在看到孩子的反应之后,我居然有一种发泄愤怒后的平静,就仿佛是在报复。但平静之后,我知道其实我也没有赢,我也输了。
特别想觉察一下,一个是我的焦虑模式,再一个是为什么我陷入受害者之后,我会愤怒的心理去报复对方,其实这种报复对我完全没有好处。
其实我也感觉到这几天以来,我的心情都不是那么平静,跟以往的那种宁静状态,喜悦状态是不一样的,不是宁静的。当我的心不宁静时,我发现一些小事就会比较容易触发我的情绪。周二早上就是经历过这种状态,当时既想赶去上班打卡,途中又发现车没有油了,然后半路又遇到堵车,所以在路上的时候就觉察到自己当时就特别的着急担心,心里就开始慌乱,就有种想要发作的冲动。不过当时因为有觉察,所以当时就给自己略作了一个安排,权衡一下后还是决定先去打卡,再去加油,再回头办事。尽管打卡还是迟到了,但当时在明确的知道了结果后,就有应对的办法,然后去加油,这个焦虑的卡点就算顺利的度过了。后来到中午的时候,因为也是赶着上班担心迟到,当时小宝又不肯好好吃饭,哭闹着要跟着我,跟着我跑前跑后的收拾东西,他爸爸没有帮我哄小宝,而是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同时,还表现出很不耐烦,很不认可我的做法,认为就是我这样惯着小宝,才会惹得小宝这样麻烦,把小孩教成只要我在家孩子就特别不乖特别腻歪的样子。所以我一边把他之前的这些话从他的冷眼旁观的样子中再次解读出来,一边又担心他会进而因此批评指责我,一边又着急担心自己迟到,关键孩子仍然在哭闹,我觉察我开始有怨,直至他爸又说了一句,你走了孩子就好了。当时因为这一句我就感觉崩溃了,其实我自己是知道的,我知道他的意思,跟我对家的意义没有关系,跟他对我的个人看法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就纯粹是说我出门了,小宝就不会依恋了,他的状态反而回归正常。但是在当时我着急焦虑的情况下,他的那句话勾起的是以往他否定我对家的意义,以往我被他否定掉的感受。当在焦虑的情况下那种感受就容易被那句话或者那种曾经的场景给勾起来了,瞬间我又陷入了受害者模式。所以说我应该在平常更多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尤其是着急焦虑。而理清导致焦虑的事情才能帮我缓解,所以以后一旦觉察到自己有焦虑情绪,首先要清楚自己所面对的事情,把事情分个顺序一一进行合理的安排,哪怕出现了纰漏也没关系,所有的问题都有应对的方案。因此先觉察,再理顺,并逐个去做就好,这样会缓解我的焦虑,也有助于顺利解决问题。
我容易出现的受害者模式是跟以往我潜意识中受过的伤害有关,我需要将以往受过的伤害或者委屈清理出去,让自己的心更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