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文豪欧阳修的故事小篇《卖油翁》自选入教材以来,卖油翁的形象便“深入师心”。老师们在课堂上评议他用的最多的词汇便是:沉稳自信、气定神闲,似乎一切手艺人最美好的品德都在他身上彰显了。
难道卖油翁就是欧阳修要美赞的那个人?一代文豪真的是出于对平凡手艺人的钦佩而作此篇?
我想,要理解此篇的创作意旨,恐怕还得从文中另一个人物说起。陈尧咨作为故事中的主线人物,本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标题“卖油翁”的缘由,陈尧咨的重要性一直被读者忽视。
《卖油翁》一文选自《归田录》。《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时所作,多记朝廷旧事和士大夫的琐事,它可以算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集,那么小说和诗歌的创作宗旨是不一样的:小说注重的是制造冲突,诗歌擅长的是礼赞精神。
宋史介绍陈尧咨,说他是科考状元,历任数职,安乐抚民,颇有建树,这从朝廷在他死后追封的谥号“康肃”可见一斑。陈尧咨性情刚戾,办事决断,但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我想,陈尧咨这等特性,是很难被儒雅的大宋文臣容忍的。这也是他人品遭人非议,成为欧阳修撰文吐槽一二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宋史·陈尧咨传》里面记载:陈尧咨工书法,尤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这一笔记载是不是和《卖油翁》有相似的要素,我想这一处记载很可能是欧阳修创作的缘起。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对文中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人物关系才能理清。陈尧咨的自负是人物自带的属性,卖油翁的出场就是为了打击陈尧咨的自负,这是卖油翁的终极任务,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康肃笑而遣之。作者生怕自己的用意读者不能领悟,又反问了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由此,足见欧阳修对陈尧咨武艺傍身的轻视态度。这当中固然有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所致。但仔细想想,一个达官贵人技艺高超,却被朝廷文臣看不起,这情有可原,但连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也只是对其“睨之”、“微颔之”,这是不是也反映出:所谓“技艺”不只是指人掌握了某种技能,也应包括他做事应遵循一定的准则,符合世人的法度,这样才称得上是德艺双馨。
我想,我们现代教育教学者读《卖油翁》,除了为卖油翁的技艺所折服,是否也应该从陈尧咨身上得到一些新的思索呢?因为,很可能我们的学生当中,就有大文豪“欧阳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