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在说理想与现实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对我十分重要的一本书《月亮与六便士》。
之前写过关于这本书的书评,但随着境遇的发展,我觉得这本书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中文名:月亮和六便士
英文名:The Moon and Six pence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首版时间(成书):1919年
简介:主线剧情不复杂,就是伦敦的一位收入不错的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在夜校学习一年绘画后,离开家庭,只身前往巴黎学画。后来到了南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并在此病逝。在他生前,没有多少人欣赏他的画作;死后,成为名垂画史的天才。老思的原型是高更,与梵高齐名的人物。
多么怪诞的故事,这么有个性的人。
对于他的流浪经历,我并不想谈太多。有心的人自然会去了解。
我归纳几件事
1、一个已婚十七年的证券经纪人,突然地,毅然决然地抛弃妻子子女,抛弃安逸的生活,执着地追逐着一个从未接触抑或是突然植入脑海的理想画画。
2、他学画画不愿意学习前人的经验,完全靠自己摸索,有人在旁他就不会画画。
3、当他(思特里)生了场大病,而施特略夫好心收留照顾他,结果他和施特略夫太太勃朗什好上了。然后在他画完那副伟大的绘画后,又离弃了勃朗什,勃朗什因此服毒自杀,最后死去。他对她的死毫无表示。
你品,细细品
以上是主人公所做的事,我确实理解不了。至少在我初读时,常常因此感到困惑。
主人公是天才么?之前他自己是觉得不知道的。
“你为什么要画画,要知道你这个年龄…”
“我必须画画,就好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一样。”
我们可以否认许多,但不得不承认斯特里是个勇敢的人,甘于为自己想做的事(理想)付出一切。这一点,强过许多人。
生来如果必须去做一件事,那么只是时间的问题。
有人说,月亮是那么的高不可求,正好反映了主人公执著的追求和高洁的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种高贵的品格,相比周围的配角,他们没有也不想脱离现实的欲望,因此用便士来形容他们所在的世界是在合适不过了。所以说这个故事极具讽刺意味,鼓励人们勇敢的追求自己高洁的理想。
上面是绝大数人对这本书的解读,我之前也是。
但是!我现在要说,不是这样的!
当我了解作者毛姆的一生后,我似乎懂了一些别样的东西,很模糊,以至于我无法用言语去表达。
毛姆在小说中加入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使小说具有很强的观念性,这种观念性使小说具有了丰富复杂的多重含义,通过表层和深层、叙述和观念的对抗,使小说具有广阔的张力和内涵,表现出浓厚的现代小说的特征。(太难了,我觉得没有抓住一闪而过的一些想法。)
有时候就是这样,理解不够,能力不够,没有办法去剖析一部作品。
但是,我今天就是想去推荐这本书,必须要推荐这本书。
以下是我摘取的一些语录:
1、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2、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3、“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是嫁给蠢物啊?” “因为有脑子的男人是不娶讨人喜欢的女人的。
4、我们俩都吃的很多,我是因为年轻,他是因为已经没有良心了。
5、有人说,悲惨遭遇会让人性高贵,这句话其实是错的。让人高贵的其实是满满的幸福,遭遇不幸在很多情况下,只能让人变得自私,狭隘,更具有报复心。
6、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7、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8、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9、如果灵魂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的话,我真想不顾一切地尝试一下。
10、魔鬼要干坏事总可以引证《圣经》
11、走在巴黎的街道上,看着匆匆来去的行人,我满心的喜悦。此时阳光灿烂,是个好天气,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一刻,强烈地感觉到心头洋溢着对生活的喜悦。
12、生活的智慧,永远遵循父辈的步伐,不要左顾右盼。
13、我觉得你像一个一辈子都得走在路上的香客,孜孜不倦地寻找一座完全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神庙。
14、小丑的嘴唇在微笑,他的笑话越来越滑稽,因为在他逗人发笑的时候他更加感到自己无法忍受的孤独。
15、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16、只有诗人和信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17、诗人总欲盖弥彰,圣徒啊尊奉信仰,穷其一生追寻,贫困潦倒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