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吃完早餐,我们从吐鲁番市出发,去往博斯腾湖游览。
今天在车上的时间较长,需要行程500多公里,路上用了5个多小时,下午四点多钟到达博斯腾湖。
路上的5小时风景变化莫测,并不单调。有时是黑色的石头山,有时候是雅丹地貌的红黄相间的山,有时是石头山和沙山相间隔。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地处新疆腹地,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400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中国最大的野生睡莲基地、全国四大苇区之一和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也是丝绸之路中道上的重要节点和巴州的门户及进入南疆的交通要冲,博斯腾湖分为大湖区、小湖区和湖滨沼泽三部分,水域面积1640平方公里,拥有60万亩芦苇、10万亩睡莲、30余种鱼类、200余种鸟类,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
目前,博斯腾湖建有大河口、阿洪口、白鹭洲、越野星球、加勒比水上乐园等景点,成为国内较为罕见的集水体、芦苇、沙山为特色的"水陆相接、资源一体、游线相连"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推出水上冲浪、垂钓、沙漠越野、观鸟、自驾游、冬季冰上运动等体验项目,成功打造了"春观群鸟、夏赏莲花、秋品野鱼、冬踏冰雪"等"四季皆游"的旅游产品,同时博斯腾湖的冰雪旅游节、捕鱼节暨祭湖仪式、国际帆船公开赛、龙舟赛等旅游节庆品牌日趋成熟,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基本配套的服务体系,是巴州乃至全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博斯腾湖为焉耆盆地最低洼处,是在地壳演变过程中,受断裂形成的断层湖和冰川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冰斗地貌湖。博湖县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天山南坡,焉耆盆地东缘,地质构造属古生代天山海西褶皱带,由中新生带凹陷陆相沉积而成。开都河水发育于第三纪末期,博斯腾湖为开都河之归宿,随河流携带泥沙的积沉和水域沼泽过程的发展,演变成目前的平原、水域及芦苇沼泽和小湖区相间分布于博斯腾湖以西的地貌形态。
博斯腾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北跨度为55.0 km ,东西跨度为92.4 km ,总面积为1573.71km2,占博湖县总面积的41.31%,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小湖区南部(扬水站至孔雀桥)以孔雀河西泵站输水渠为界,北部以新修防洪堤为界;大湖区南部及东部(扬水站至银沙滩)以环湖公路为界,西部及北部(银沙滩至大河口)以1048m水位线为界;湿地公园的开都河部分从宝浪苏木分水闸至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小湖区有我国最大的野生睡莲群,阿洪口景区更是有着"莲海世界"的美誉,其种群面积达2万亩,生长在莲花湖、阿洪口一带,在水深0.8-1.2m的水域生长,绿色的荷叶像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湖面,夏天,湖面便开满白色、粉红色、淡黄色的莲花,引来无数爱莲之人拍照欣赏。
博斯腾湖芦苇面积巨大,是我国的四大苇区之一,分为自然苇区和人工育苇区。其中:自然苇区面积为40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湖西岸、西南小湖区、黄水沟、苦水沟一带。人工育苇区面积为20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湖西岸,扬水站,落霞湾至黄水沟。芦苇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博斯腾湖芦苇湿地的恢复,具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淡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环境污染、调节气候等起到重要作用。芦苇可用来造纸,还是人造棉,人造丝等人工制品以及至织席、帘的原材料,根状茎称芦根,中医学上可入药。此外,芦苇还能用来制作多种手工艺品,如芦苇画等。
博斯腾湖芦苇面积达60万亩,生长在孔雀河畔、小湖区、黄水沟等处,形成众多的苇荡。一年四季,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芦苇景观:春夏时节,可沿湖道苇荡欣赏挺拔翠绿的芦苇丛,今天我们就是乘坐游湖的画舫,观赏无边无际的翠绿的芦苇丛和湖面的睡莲,还有各种各样的鸟儿。到秋季则可观赏金黄色的苇叶和雪白的芦花,冬季则可欣赏到被白雪点缀的芦苇,令人充满无限的想象和期待。
我们乘坐游船画坊达到莲海阁,莲海阁位于景区湖中的芦苇台田上,游客可乘坐画舫前往平台,穿苇荡、走迷宫、赏水禽、吃烤鱼,尽享游湖乐趣。莲海阁是一号平台主要建筑,在这我们可登高远眺尽赏湖光岛色。莲海阁右侧的"爱之主题园"是恋人向往的爱情圣地,在这里圣洁的湖水,洁白的莲花,生机勃勃的苇荡可以见证他们的爱情。左侧的通道可前往鸟岛,栈道全程1.3千米,夏秋季节,在芦苇荡里、莲花丛中,翩翩起舞戏水游荡的白鹭、沙鸥、野鸭、天鹅随处可见,是博斯腾湖观鸟的绝佳去处。我们在此栈道行走休闲,穿行于芦苇丛中,与各色鸟儿近距离接触,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