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会我的

周末回家,总会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放松,不仅是环境上的熟悉和家人的亲切;还有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然而这后者,往往不能如愿。

“呲嗯,呲嗯……”迷糊中我对此却很清晰明了,这是母亲一大早,手把衣物按搓台上来回搓的声音。我就奇了怪了,这衣服是非要一大早洗吗,咱家也不缺衣服换呀

后来,我就明白了!

母亲是小区的保洁员,每周末有一天可以休息,只不过休息的当天,一大早的5点半-8点,还是需要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打扫一遍,然后休息才算正式开始。一大早2个多小时的劳作,衣服早已汗湿,母亲每次打扫完回到家就先洗澡,洗澡就需要放热水,这时候母亲就习惯用盆多接一盆热水。因为在母亲的概念里,这热水要放就一次放,不然反复放,就需要燃气反复去烧,过于浪费。

这多放的一盆热水干嘛呢?是用了洗衣服的。

“为什么不直接用洗衣机呢?”我有些疑惑,向她问到

“这衣服汗的严重,用洗衣机滚几圈,洗不干净。用热水泡一泡,搓一搓,才能洗净。”

你听听,言辞简单,逻辑清晰。热水能有效去污,所以这衣服就需要热水。也不能放太久,不然水都凉了。于是就有了这一大早的“呲嗯,呲嗯……”

母亲的节约远不如此,还是拿水来说。

家里的厨房自带水龙头,这洗菜洗碗直接开,多方便。母亲就不这样,她找一个桶放在厨房,然后用水的时候,从桶里取,省得反复开水龙头。每次厨房启动水龙头,都非常有仪式感,这次启动兼含把桶接满,把洗脸水刷牙水接上,如果恰巧碰上洗菜或者洗碗,那就再好不过了……母亲对水龙头,感觉是用一次就消耗一次似的,生怕多用给用坏了。对此她坚定不移的根据是:反复开,会浪费掉太多水。你听听,这生活应对,多妙呀!

以前我对此不以为然,只是觉得这是“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再后来,我慢慢的习惯后,我也开始留意到这些节约给我带来的变化。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细节的敏锐性和事事都与我息息相关的全局观。我会更加容易留意到身边人的善意和温暖,那怕把喝剩下的水倒进草木,还是吃饭时桌面上尽量不用纸巾……他们很珍惜大家共有的资源,这来之并不易的资源,他们在身体力行的保护着,我对此深表触动。

记得之前看到的一个节目片段,中央电视台的撒贝宁老师在洗漱,期间用洗手液反复搓手的过程中,他是把水龙头关闭的,等到手搓的差不多时,才打开水快速洗手洗脸,一气呵成,细节处,尽显品性美。

也许有人对这样的节约不以为然,或者解读为“没苦硬吃”,甚至举出一些节约的不合理,比如老人为了省电,天黑了在摸瞎干活,结果伤了视力。对此,不过多展开。事情具有两面性,关键看自己如何标准,能否内心自恰。

不过有一点大家不妨尝试,就是从我们当下自我感受浪费严重,或觉得合理的节约开始着手,去进行调整,去净化自己一点点,言传身教,彼此影响,也是很好的,不是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母亲今年六十有余了。因为前年执意要去新疆摘棉花,回来后烙下很严重的关节炎。从过完年到现在,母亲一直被疼痛折磨着...
    八七在路上阅读 240评论 0 0
  • 文/龙女 字数:1234字 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母亲出身自湖南一个贫穷落后依山傍水的小山村。 她12岁那年,就没...
    龙十五_阅读 783评论 8 17
  • 母亲是一个健谈的人,为人诚恳,热情,一生为善,身体强健。 2017年3月份一天早上,我正在银行排...
    李思睿vicky阅读 306评论 0 0
  • 作者:邓安庆 读小学时,有一回跟同学起了争执,他猛地推了我一下,导致我后脑勺磕到课桌角上,流了一些血。当时我看到我...
    夏末星辰阅读 112评论 0 3
  • 近来眼睛疲劳,干涩,可能是手机用多了! 前天就觉得眼睛里有东西,昨晚睡前发现右眼的上眼睑里长个小疙瘩。我有点担心,...
    空杯人生阅读 199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