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刘桢出身士族家庭,祖父是尚书令刘梁,母亲是元帝时京兆尹王章之玄孙女,琴棋书画、诗辞歌赋无所不通。刘桢在母亲的劝诫教导下,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他勤学好问,聪颖过人,博学有才。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
公元195年,因避兵乱,十七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植。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一步深层密交,将其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聚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成年后的刘桢希望际遇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汉末政治极为腐败黑暗,社会动荡不堪。听闻北方的曹操,政治开明,任人唯才,招贤纳士。一些渴望国家统一,怀有济世抱负的有志之士,如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以及刘桢等,纷纷从各地奔赴曹操麾下,一时间人才荟萃,由于他们诗文多描写汉末社会动乱,抒发统一治国的豪情壮志,慷慨豪壮,从而形成了“建安风骨“。
投曹之初,他被任命为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讨,参谋军机。建安十六年(211年)后,出任平原侯曹植庶子,不久即改任五官中郎将,随侍曹丕。他与曹丕关系至为密切,而曹丕兄弟亦视为亲故,诗酒唱酬,交往常不拘形迹。
刘桢不仅文才出众,机敏雄辩之才也称道当世。曹丕曾特赠刘桢一条廓落带,后欲索回,便寄书一纸,调侃说:“夫物,因人而贵,故在贱者之手,不御尊之侧。今虽取之,勿嫌其不反也。”刘桢明白曹丕是笑他地位低下,不配带象征尊贵的廓洛带,要收回原赐。但刘桢并未折腰,执意不交,反而质疑曹丕哪有要回赠物的道理。曹丕听完刘桢的妙论,对之十分欣赏,既叹他的博学善喻,更佩服他口若悬河,不卑不亢,恭中有贬,贬中隐褒之辩才,从而放弃索带念头。
刘桢自小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教育,深知做人要耿性忠直,最恨不轨之为,最厌无信之人。一次曹丕设宴招待众士,酒酣耳热,曹丕命甄氏出堂与大家见面。坐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独刘桢平视不避,一是因曹丕夺袁熙之妻甄氏,二是因甄氏有夫再嫁不忠不贞。独有刘桢立而不跪,且满面讥意,不屑一顾。曹操听说后勃然大怒,要治以不敬之罪。由于众人求情和曹丕干预,才“减死输作”,罚为苦役。他在劳作中托物自喻,写成《遂志赋》。
有一次,刘桢在京洛之西石料厂磨石料作苦力时。魏王曹操到石料厂察看,众官吏与苦力者均匍匐在地劳作,不敢仰视。唯有刘桢未跪,照常劳作。曹操大怒走到刘桢面前,刘桢放下锤子,正言道:“魏王雄才天下皆知,刘桢身为苦力,何敢蔑视尊王。但在魏王府数年,常闻魏王教诲,做事当竭尽力,事成则王自喜,事败则王亦辱,桢现为苦力,专研石料,研石是对魏王的敬忠,所以桢不敢辍手中活。”魏王听后,又问:“石若何? ”刘桢朗然答:石“出自荆山悬崖之巅,外有五色之章,内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莹,雕之不增文,禀气坚贞受之自然,顾其理,枉屈纡绕而不得申。”曹操知刘桢借石自喻,就赦免了他,但却永不再重用。这对刘桢自然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在《赠徐干》一诗中流露出他的痛苦心情。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北方瘟疫流行,刘桢染病去世。时年三十八岁。曹丕为此极为悲惋,为他整理遗文,作出评价,并追思往日“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亲密交往,不胜痛悼。
刘桢的作品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调颇高。他的辞赋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赋作有《鲁都赋》《黎山阳赋》《遂志赋》《瓜赋》《大暑赋》《清虑赋》等,被誉为“辞采华茂,情致深远“。他与王粲合称"刘王"。清代刘熙载说"公斡气胜,仲宣情胜"。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刘桢的作品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其中,代表作《赠从弟》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他一生著述有《隋书·经籍志》文集四卷,《毛诗义问》十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