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的第二本和第三本都看完了,再次被作者的理念刷新了认知。作者认为,每个人或家庭,都应该把资产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保障资产、退休资产、投资资产。重要程度依次递减。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随着国内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未来说不定延迟退休,养老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也是个人需要关注的,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单位和自己每个月交的养老保险。
日本是走在老龄化前头的国家,已经有很多7、80岁还在工作上坚守的人们。其实工作也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工作,就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工作,提早做好家庭资产规划,可以让晚年的生活质量保持年轻时的水准。
一 保障资产
保险支出是年收入的5%-8%
用来配置保险的资产,主要指的是重疾险,因为能让一个家庭倾尽所有的,中产家庭瞬间清零的就是生大病。
没有保障的前提,其他都是空谈,梦想需要健康来支撑,不要等到手术那一刻,才想起众筹。人要学会自救,才能去救人。
越早买保险,保费的支出越低,因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对高龄的保费都是要求很高的,1岁每年可以相差几百块保费,年龄越大保费越高,赶紧在生日之前搞定吧。
二 退休资产
每月储蓄月收入的30%-50%
退休资产是每个家庭在配置了保障资产后,着重考虑的资产,按目前的退休年龄55岁来计算,人要用30年的工作积累去支撑50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作者鼓励退休后继续工作,以减轻生活压力。
退休资产的保值或增值可以靠指数基金去实现,尤其现在大盘指数这么低了,是介入的好机会,具体的就不提了,有心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基金定投。或参考下拉的往期回顾文章。
退休资产每月参考储蓄比例是月收入的30%-50%。
比如,月收一万元,把3000-5000元拿出来存到退休账户,然后每月都坚持储蓄,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有所调整,复利的魔力是很强大的,只要记住一句话,现在的一万块一定比10年后的一万块值钱。
解释一下,按照图表,每个月储蓄3000元,利率5%,30年后本利和是239万元。此时投入的本金累计是108万元。厉不厉害!吃不吃惊!这就是复利(利滚利)的魔力,时间不能让你忘记旧爱,但是能让你变成富婆。
没有自制力的可以考虑买香港的分红险,香港分红险以港币结算,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下,配置点美元资产每年交一定金额,连续交5年,等到5、60岁可以开始提取养老金,可以作为国内养老金的补充。
三 投资资产
高风险投资占总资产的10%
投资资产是在前两项资产配置完成后才考虑的,包含了对子女的教育支出、个人提升的投入、股票等高风险投资。每个月可以储蓄一定本金放入投资资产账户,比例按照个人情况调整。
其中,高风险投资最好占总资产的10%即可。
子女教育也可以通过香港的分红险去投资。孩子上学、创业时都可以提取。
1.为什么子女教育投资放在退休资产之后?
家长们对教育的投入超乎想象,暑假补习、才艺培训,大家都挺焦虑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很流行的大雁爸爸,一个人在国内赚钱,把妻儿送到国外深造,承受一个人的孤独和经济支持的双重压力,这么做值得吗?也许是值得的,为了下一代接受优良的教育。
但是,如果当前不考虑养老问题,把退休的资产都花在子女教育上,等将来退休收入锐减的情况下,还是要依靠子女经济支持。子女的家庭也有经济压力,也会有怨言,在这种状况下的晚年怎么会幸福?
父母能解决自身的养老问题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关爱,可以牺牲一定的子女教育投入,换取晚年幸福。
分析了一下我的自身情况,发现还缺少重疾保险的配置,之前购买的互联网保险只是医疗险,只是住院的报销,其实住院花的钱不多,主要是药物的使用,进口药和国产药的区别,而国内社保对进口药的报销范围并不多,进口药只能自费。
我对市面比较热门的重疾险做了简单对比,买了30万保额的重疾险(避免广告,不说名字了),每年支付一次保费,连续缴费30年就可以享受终生保障。
跟朋友聊了一下重疾保险的一些注意要点:
1.保障范围:包含哪些疾病,是否区分轻症、重症。对于原位癌的赔付,可能有争议,有的保险公司把原位癌归于轻症的范围,有的保险公司拒绝赔付,我就不提那家的名字了,真人真事,亲戚得了原位癌,保险公司拒绝赔付。(原位癌相对来说是最早期的一种癌症,此时的癌症没有突破黏膜,也没有突破皮层,具体请自行搜索)
2.赔付的方式:确诊后马上赔付、手术后赔付,肿瘤确诊后,马上赔付,这是最好的,有一些器官移植类手术,多是手术后赔付。要考虑到赔付的便利性,基于这点,重疾险还是在内地买比较好。
3.赔付的次数:有的保险是赔付一次后保单失效,有的是可以赔付3-4次,但是会根据疾病来分组赔付,把疾病分成几个组A B C,如果A组疾病出险了,那么下次再得A组的疾病,就不再赔付,但是如果得了其他B C组的疾病,还是可以赔付。
4.购买的额度:尽量分开几家保险公司投保,投保金额不宜过高。如果在同一家公司购买的保额过高,在50万元以上的,保险公司一般会要求被保人去体检,如果体检出一些毛病,是会增加保费的。比如检查出胃溃疡,可能会让你一年加3000元保费,保险公司的理由是,未来有发展成胃癌的可能。
2.鼓励年轻人投资自己是商家挖好的陷阱
看过很多的公众号,都鼓励自我投资,年轻人不要存钱,要敢花钱在自我提升。
说实话,有多少以自我提升为名办了健身卡、买了钢琴课、职业培训课等,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去了。超过经济范围的穿衣打扮,美其名曰美丽也需要投资。这些提升只是自我催眠和无效投资!
当今世界,不是你消费了什么,你就拥有什么,而是你生产了什么。在你没有能力生产之前,请专注于自我的塑造。专业技能的投资,不在于多,而在于专,然后坚持坚持再坚持。
颜值的投资,是长期的,不是跟风盲目,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好产品可以买,但是不要多买,每一份钱都要花的值。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感受你美好的内心世界。
3.负债会干扰你的选择
根据观察,身边中青年90%以上都是负债,几万到百万不等。负债的原因很多,投资失败、买房、过度消费。
曾经我属于过度消费,把卡刷爆了,不开心了就买,开心了更要买。其实除了贬值的物品,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愉悦感,很多东西放过期了就废了。消费,不要超过自己的经济能力。
不要指望着一夜暴富赚快钱,德不配位,容易让一个人走火入魔。让一个人快速毁掉的方法就是给他高薪,让他赚快钱。
当你的认知与你的财富增长匹配时,才是最安全的,否则,赶紧提升自我认知。有了原始资本,才有资格去谈投资。负债投资是大忌!
负债会让一个人变得目光狭隘,找工作也冲着待遇看,而忽略了自我职业的发展。
房子在没有变现之前,也是负资产,月供养家的压力让你不敢轻易跳槽,前顾后怕。该变现的就变现,房贷不要超过家庭总收入的50%,最好控制在30%内。
如果没有自制力的人,千万不要办信用卡。保持良好的储蓄习惯,会给自己内心带来平静,遇到好机会时不会犹豫,怕什么,卡上至少有半年的生活费呢!
对自我财务状况做个体检吧,逃避是逃避不了的,不管你有没有勇气,负债一分都不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