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独居的一年》:写作是否需要刻意避开“自我流露”

为什么是“独居的一年”

就算花了十几个小时读完这本长达35万字的书,很多人依旧无法明白为什么书名叫《独居的一年》。约翰·欧文叙述了露丝的一生,却仅用一笔带过她丧夫后那独居的一年。

虽然欧文没有用过多笔墨强调,但那一年,显然是露丝人生的一个关键分水岭——她与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切交织中,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写作事业等,都在那一段“独居的一年”的留白过后,产生了质的改变。

她终于在成为单亲母亲后,理解了父母丧子后的种种“异常”,她终于在遇见哈利后遇见了爱情,也终于坦诚面对写作时自我流露……

无论主动或被动,最终是写作这件事情,治愈了露丝过去四十年那稍显仓促和凌乱的人生。

营销界用了很多方式包装这本书,以至于很多人看过以后产生“言过其实”的感觉,但这不应该掩盖这本书真正的亮点。

“故事”,是35万字的核心,这本质上是4个作家的故事——露丝、特德、埃迪、玛丽恩。这些角色人生交叉,组成了一个大故事。故事的“眼”,是那场带走托马斯和蒂莫西的车祸。

这场悲剧后,特德、玛丽恩、露丝就开始走上一条摆脱痛苦的路。而埃迪,爱上了坠入痛苦、而又风情万种的玛丽恩,以至于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都无法走出16岁那年的暑假烙下的“六十次”。他们最终都成为作家,是“痛苦”赋予了他们写作的力量。

可以说,这是关于他们如何通过写作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

如何用写作治愈自己

在这个基于一场悲剧展开的故事里,每个角色又以作家的身份,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割裂,而又带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小故事。这些作品,几乎都在书中几近完整地被呈现出来。难得的是,每个小故事都有着细腻真诚的内核,如果读者愿意认真体会,会发现书中每个人在写作事业上创作的小故事,都是关于自我的流露,跟那场车祸、跟他们生命中珍视的人、跟他们无法忘记的过去、经历,息息相关。

“如果小说家不再扮演创造者的角色,她会变成什么?因为她只有故事的创造者和故事中的人物两种 选择。”

露丝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她活在两个死去的哥哥的阴影中,她终将如何理解、原谅、接纳自己生命中异常,这是整本书的核心。露丝并不待见作家以“自传式”文字讲述故事,一如埃迪、一如玛丽恩,具备强大的讲故事能力的她,总是刻意回避“自我流露”,编造看起来真实的故事。但她一定会变的。露丝的转变,正是在那点题的一年后——从故事的创作者,到故事中的人物,《我最后一个坏男友》则是转变的烙印,正是这本书,给她带来了爱情,给她带来了治愈。

特德的《老鼠爬墙缝》《不想发出声音时发出的声音》……处处都是死去的两个儿子,还有女儿的影子。这一个细腻敏感的男人,可以深入到孩子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体会、并描绘。尽管欧文没有过多描写他的痛苦,但他内心的撕裂感,绝对不会比玛丽恩少。也许在酒精和性能让他短暂忘记那场车祸,他用无尽的爱欲填补内心的窟窿,但他才是那个从一而终都没有走出痛苦的人。最终特德自杀了,我想这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他与汉娜那段错误的插曲带来的结果,而是他穷尽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痛苦。

玛丽恩在书中是一个“缺席”的人物。但她依然影响着故事中两个灵魂人物的人生,她出现在故事最后的那句,“不就是我和特迪嘛。”是一件恰到好处,意犹未尽的结尾。这个处理足以呈现作者强大的情节编排功底。玛丽恩最终将丧子的悲痛倾注于写作中,用一个调查失踪人口的警探的视觉,讲述了自己被那场悲剧萦绕的痛苦。那些照片,夺走了她走进新生活的力气,却又给了她活下去的支撑。每个人都有选择“不走出来”的权利,一如《海边的曼彻斯特》,“I can't beat it”。每个人对痛苦的感受力不一样,感同身受是一个伪命题,不要轻易认为,别人就该怎样怎样。

埃迪,埃迪。求而不得,难道不是人一生中最难消解的痛苦吗?曾经沧海难为水,他的一生都被囚禁在那年暑假的《六十次》里。直到76岁的玛丽恩回到埃迪的生活中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个角色是悲凉的存在,他太年轻的时候得到了太深刻的爱欲,以至于无法获得感受的力量,他穷尽四十年去留恋、渴望、追寻,却又始终无法复刻那段刻骨铭心。然而欧文是爱这个角色的,这些等待都在最后迎来一个笑中有泪的温暖结局。

写作是否需要刻意避开“自我流露”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议题。欧文通过不同的角色对作家的“自我”展开了深刻的探讨。

“最好的细节是虚构的细节, 而非来自记忆之中—— 因为虚构的真相不同于观察得来的真相, 后者 充其量是一种新闻报道, 最好的虚构细节应该能够定义人物、 情节和风格, 虚构的真相是故事中应该发生—— 但不一定实际发生过的事情。”

在一定程度上,作者的经历、情感可以带来强大的表达力量,正如16岁少年对39岁少妇的刻骨迷恋,以及这份拥有从失去到求而不得的痛苦,给了他写作的力量。

玛丽恩告诉过埃迪儿子的死让她分神,无法专注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埃迪谨慎地对特德说:“ 我认为, 玛丽恩虽然想写作, 但唯一能写的只有儿子的死,我的意思是,这个主题不断浮现在她脑子里, 可她又没法写出来。”

无论是埃迪还是玛丽恩,都是通过自我流露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并获得一定的成就。但与露丝相比,他们的局限性十分明显——跳不出特定的主题、基调,他们的文字被锁在了过去那份“刻骨铭心”的经历里。

从露丝的写作历程来看,她是更有“天分”的一个。强大的创造力、感受使她成为炽手可热的作家,她是作品带有一些“自我”的色彩,却又不局限于此。她最终选择将记忆的真相、细节写入作品中——哪怕她曾经鄙视这种做法,但这本带有“自传色彩”的书,却比她过往任何一本书带来更大的价值:自我救赎。

写作可以是自我流露,这会让细节、情节、情感更加饱满、真实、动人,但过分依赖过去的经历,缺乏创造性,缺乏观察,感受力,终究无法走得更高更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69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99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9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9评论 3 4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3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1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9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41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