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高考成绩不理想,会不会抑郁啊?”——李克富
用封闭式提问技术,以问代答,启发引导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体验孩子的情绪。
咨询师是让求助者看到并挖掘出自身资源,了解到自己是问题的制造者、受害者,更是问题的受益者、解决者。——穆占叶
面对自己失败产生的挫折感,羞耻感,躲起来的确是“最容易的方法”,当家长感同身受孩子,降低焦虑,用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五个艰难的阶段,挫折会变成成长的财富,并最终接受发生的事情。种子有着天然的向着太阳生长的力量,风风雨雨是必然的。当允许失败的存在,允许自己失败时,也就不再是失败了,事情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文中的家长是幸运的,明白了这五个阶段需要时间来度过,看清这一点,就会降低焦虑和没有成效的“说教”,让孩子真的可以“静静”~ ——杨芳
知识点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内疚。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是,社交焦虑体验强烈的个体,其每天的各种活动,如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很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土”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会出现问题。
社交焦虑的个体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的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获得强化。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个体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体验强烈、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的特点如下: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地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力量,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请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