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高考成绩不理想,会不会抑郁啊?”昨儿刚写过失败经历,用的就是高考,我当时应该算是“抑郁”了一段时间,都梦见自己死了才释放了情绪。那么父母对于孩子这样一个正常不过的反应表现的担忧,可以视作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没有成长到可以有负面的情绪并且自己可以处理这种情绪。这句反问,迅速让父母与孩子共情,设身处地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这句话让父母和孩子对“让我静静”的要求实现了具象,不会为“抑郁”而继续纠结,能够了解到孩子只是想要“静静”,没有达到需要家长担忧的程度,沉默也是一种支持,应该给他一定的空间时间去解决自己的情绪和疗愈创伤。
社交焦虑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是,社交焦虑症患者,每天的各种活动: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对他们很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
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得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得到强化。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羞耻
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地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力量,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羞耻往往是有原因的,公开的社交情境会强化羞耻感。社交焦虑则理解为一种无缘由的对社交产生焦虑。前者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适当的羞耻感可以促进个体更好的社会化;后者是消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的生活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判断的时候可以先看有没有直接引起“想静静”的因素,再决定是否属于需要干预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