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但遗憾的是,这句话是说给成功的人听的。成功的意思就是你已经把认知之内的钱赚到了。赚认知之内的钱,靠的是行动力。举两个极端的例子:你可以去做兼职,按小时赚工资;你也可以去买一张彩票,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中大奖。前提是,你得有行动力,你得去做。
我认为行和动这两个字要分别解释,正好对应着行动力包含的两层含义:行,持之以恒的行为;动,改变事物原来的状态。动是起点,行是过程。你有一个想法,你通过开始行动和持续行动,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就是你的行动力。
首先有一个前提,在行动之前你必须要有驱动力。这是行动力的准备阶段,你得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和意义。驱动力有两种形式(可以参考前面《意志力是最垃圾的能力》)。我认为本能是最优解:确定方向(需求),转化成刚需,剩下的交给本能;意志力是普通解:确定你要做什么事,强行控制自己的行动。
其次就是行动力的开始了。这是将你的想法转化成行为的节点。就像我现在写这篇文章,不管我有没有想好大纲,从写下标题的第一个字,我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没有写第一个字的动作,永远不会有这篇文章。很多人盲目追求高认知,脑子中的想法千千万,但是都倒在了这个起点的位置。不开始行动,说什么都是空谈。
最后就是行动力的过程了,同样有两层内涵。第一个是要坚持长期主义。大部分你想达到的目的或者想培养的技能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就像考驾照一样,不论你学的快或者慢,都必须从科目一考到科目四,法律给你规定好了。一旦没有规定,所以很多人就意识不到。就像想通过运动减肥的,坚持半个月还瘦不下来,就放弃了。第二层含义就是要在行动的过程中持续优化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让你更快的达到你的目的。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我必须坚持长期主义,一段一段的写好,让它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并且要反复修改,让它更能表达清楚我内心的想法,变得更精彩。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他在高中就给自己画了一个成长线(下图)。成长只有突破了成本线才能正真有意义,之前都是在挣扎。其实行动力同样可以这样表达。
缺乏行动力的人,对应的要么是图二中的蓝色部分,永远在空想,从不开始行动;要么是红色部分,可以开始行动,却没有坚持长期主义,倒在结果到来之前的路上。
真正具备行动力的人,应该是图三这种。有开始行动的节点,即红色部分;能坚持行动直到成功,即蓝色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优化自己的行为,让里程碑的那个点持续左移,让成功提前到达。
行动力作为离成功最近的底层能力,总结起来无非三句话而已:想好做什么,开始做,持续做。反思一下自己失败的经历,看看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掌握了行动力,才能离成功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