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一位妈妈焦虑着说着他儿子经常在学校跟同学打架的事情:“每次自己受伤不说,还把别人打得鼻青脸肿,赔了医药费是小事,关键是被老师找去学校谈话滋味很不好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现在说什么他也不听,孩子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上学了我们才把他接过来。”
“好,很好,这位妈妈带着问题来上课,接下来你认真听课,两天后若还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再进一步沟通。”老师和蔼的对着这位妈妈说道。
不用说,但凡带着问题来上课的父母亲,上课的专注度100%,跟着老师的思路快速地记笔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在这个问题点上自己的想法,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她时不时的点头让旁边的家长都忍不住找她分享。在这样的学习气氛很浓的环境下,两天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课后,这位妈妈迫不及待地在群里分享着他的收获。孩子还真是配合,没几天,她又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了。
她一到学校,发现孩子跟往常一样没占到什么便宜,这次收伤很严重,除了额头上破了皮,脸上也被对方抓了好几道伤口,最深的一道还在流血。
此时母亲一阵心痛,想着课堂上老师说过的那句话:遇到问题 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再去处理问题。好,她强忍着怒气,让自己平息后,才走过去一把拉着儿子说:“儿子,妈妈看到你这个样子很心疼,现在还痛吗?”儿子本以为母亲跟以前一样要狠狠地骂自己一通,想不到妈妈会这样说,本来倔强的儿子此时点点头,流下了两行眼泪。
“儿子,你现在的感觉是怎样的?” “我很愤怒,他这么不讲道理!”换作以前,她这个时候会接一句:“你不惹他,他会打你?你自己说你有没有责任。”这句话一出口,儿子基本是不说话的,恶狠狠地看着她,可这次她却说:“哦,还有呢?”“还有委屈,我很不服,他比我高那么多。”“好的,妈妈知道了。”显然,一向好强的儿子这次遇到对手了,吃了大亏。
接着,母亲抱着孩子,什么话也不说,大约二十多分分钟过去了,孩子的心跳和呼吸都渐渐平缓下来,此时的儿子已经平静了。而且也被妈妈的爱滋养着,他内在的力量足够了。
“儿子,你看你平时跟别人打架妈妈总是说你的不是,从来没想过你这么优秀的一个孩子总是打架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妈妈不去了解原因,却来骂你罚你。妈妈在这件事情上处理得当,忽略你的感受了,是妈妈不对。”儿子看着妈妈深情地充满爱的眼神,一下有了内疚感。妈妈接着说道: “你能告诉妈妈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他先惹我的,开始我不理他,可他一次又一次的来惹我,我被惹火了,就打了他,接着我们就打架了。后来,老师来了,老师批评了我。”“哦,原来是这样啊,现在你想怎么办呢?”妈妈关切的问着儿子,“不知道!”等了一会儿,儿子接着说道:“妈妈你相信我吗?我不是老师说的那样是个喜欢打架的坏孩子。”妈妈肯定地点头说“妈妈相信你!”儿子听妈妈这么说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看样子,你知道怎么做了,打算做哪些事?”妈妈继续说,“我想让老师知道是他先惹我的。”还有吗?”妈妈继续引导,“我想跟他沟通一下,以后我不想玩的时候不要惹我。”儿子说出心中的想法,“非常好,儿子你准备怎样做?什么时候去做?”妈妈在一旁鼓励着儿子。“我现在就可以去跟老师说。儿子边说边朝老师办公室方向走去,“和你打过架的同学呢?”妈妈一旁提醒,“我让老师把他找来,当着老师的面说清楚。”儿子这时信心满满,母亲这时用一个肯定的眼神看着他:“你做得对,你有自己的处事方法,我支持你。”
在处理好学校的事情后,母亲又带儿子去医院处理下伤口,以防感染。从医院出来后,儿子对母亲说:“妈妈,我想过了,以后类似跟同学冲突的事情,我绝不会这么傻了,我想过好几种方法,我刚才处理的方法其实是很差的。妈妈,你放心吧,以后我再也不会跟同学打架了。”
看到这,有人会说,这位母亲太有智慧了,要向她学习,是的,她也是通过学习父母课程后才慢慢觉察自己,挖掘出自己与身俱来的智慧。一个人在情绪平和的情况下是最有智慧的。
下面一起来总结下她这样的处理方式的特点和好处:
1、以事件为背景,用共情式的理解,对孩子同理,使孩子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理解与接纳。
2、在处理事件当中有技巧的给予孩子充分的爱,而且孩子也感受到了这些爱。
3、在平抚孩子的情绪后,再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4、不纠缠于事件,而是启发孩子去思考自己的需求。
5、协助孩子提出解决方案,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看了这个事案例和分析,你领悟到了什么?不管悟到了什么去生活中运用吧,悄悄告诉你,知识会用后就是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大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