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收获

中原焦点团队 成长分享1092天  2021-07-04

今天早上,我们中24对中级第三节刘老师的答疑解惑内容进行复盘学习。大家围绕着“摘要、简述语义、重新建构、一般化”4个方面内容,各自谈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为我们拓展出很多视角和思路。综合老师们的发言,总结如下:

1、摘要和简述语义

摘要,是咨询师将当事人之前说过的话,做了一番整理与连接。

从咨询师的角度理解,是在当事人有大段叙述后,复述与整理当事人的想法、行动以及感觉,用他的字词和说法反馈给他,促进其的反思,同时以澄清自己是否听懂当事人所说的内容。并在此内容基础上,提出下一个问句。

如果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理解,在咨询中往往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自己叙述的内容没有进行梳理和整理,所以咨询师用摘要或简述语义来复述和反馈,可以让自己有一个梳理和反思。

简述语义,就是重复当事人表达的重点,好让当事人有阐述的机会。虽然简述语义的方式与目的与摘要相类同,但比摘要简短,可用来简化和澄清当事人的话语,以反馈当事人话语中的本质。

无论是摘要或简述语义,咨询师都要以当事人的关键字与整体知觉为基础,而不是以咨询师的语言来诠释当事人的故事,这样才能发挥真正理解的精神以及形塑的效果。

2、一般化和重新建构

一般化是对当事人所处的困境及其反应,特别是情绪反应时,给予常态性的一种展现或者是一种发展阶段中常见的暂时性困境的回应。

但给予当事人一般化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您这事很正常”来一般化对方,否则对方就会感觉我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一般化要看“火候”,要慢一点,先接住对方的情绪,然后把当事人所用的强烈性、扩散性、绝对化的字眼,转换为严重程度较低的“弱词”(如,似乎看起来、变得、感觉上、暂时、尚未等)。

比如一个重症病人,不能直接手术,要先检查再消炎杀菌等,再针对症状手术。

如,当事人:我考试考坏了,我真差劲,我很痛苦,快活不下去了。

咨询师:上次考试考得不尽理想,让你目前对自己的成绩感到不满意,也觉得很难受。

重新建构,是用另一个新的正向语言与观点来重新看待与诠释同一个问题。当事人行为背后能反映其特质、优点、能力、资源、动机、意图、努力,本意,或某事背后的意义与功能,都是重新建构的向度。

重新建构有五种句型:

1、虽然(负面),但是(正面、可贵、难得)。如:虽然你这次考试成绩不及格,但看到你很努力。

2、我不确定…但我确定…

如,我不确定你是否能马上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但我确定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未来。

3、至少,起码(没更糟)

如,至少你的孩子会跟你说,他有这样的交友烦恼。

4、从当事人的抱怨与强烈情绪中去发掘其正向的意义及其在乎之处。

如,从你对父亲的不满中,看到你好像很期待他能认同你。

5、“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的信念。是咨询师探问“某些不当行为的背后动机”的重新建构的态度,也是一种直接回应当事人的方向。

这是对来访者深度的相信,相信来访者想更好的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