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生存的话题,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这方面的话题讨论,还有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那对于我来说,“生活的前提是生存,努力生存的意义就是拥有自己的生活,自我满足的生活。”
我们所理解的生活是自由的、快乐的、幸福的、无忧无虑的。
我最近经常想我什么时候才可以过没有烦恼、无忧无虑的生活,需要多久才可以做到,一年?两年?五年?十年?真不知道,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后吧。生活很简单,也很复杂,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地生存,普通地生活,可能一辈子都会很普通地度过。我一直很相信二八原则,在这个世界上估计就只有20%的人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不代表剩下的80%的人就是为了生存,他们只是普通地生活着,沿着大家都可以预想的轨迹生活着。
对于我来说,生存是一个比较残酷的词,因为它经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好像生死只在一线间,稍有差错就没有了,但是其实生存并不难,只要你有这个意志,努力去做,不至于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生存不下去。嗯,我更喜欢生活这个词,虽然我目前还没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我觉得我的生存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了,无需过于忧虑,那是不是就代表着我不用努力了呢?不是的,解决了生存问题后,我还是要努力奋斗,只为了能生活地越来越好。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出理论,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在我看来,人的需求都是复杂的,不同需求同事存在,而且是不断的,当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出现另一个需求,不会停止。当我们满足了生存的条件之后,我们就想要得到更好的生活,希望我们都能不要考虑生活,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