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日更,发现自已又犯了随心所欲的毛病,太过相信自己的感觉,所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时候会很顺畅,顺畅带给自己的就是几天的懈怠,如此几番,就由我选择日更变成了日更追赶着我走,必然导致局促、拼凑和手忙脚乱。
既然明白了写简书不是拿来玩玩的,那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做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是向前辈、大咖们请教。
为了做这个计划,我参考了6个月学会自由写作和如何从害怕写作到提笔就写——零基础学写作两篇文章。
第一,继续我的自由写作,但是要遵循自由写作的基本要求,并且规划好自由写作的Keywords。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日更,快速摆脱被日更追赶的被动局面,让自己更从容淡定的写字,从而真正的进入自由写作的阶段,找到“自嗨”的感觉。
基本量化指标:
1、每日两篇(至少有一篇可以发简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可以从容应对简书日更);
2、每篇文章不低于1000字,让自己习惯把话说完,尽量避免戛然而止或省略式的快进;
3、控制每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排除杂事的干扰,练习集中精力;
4、不纠结文体,自由发挥。
为了可以让这个阶段进行的顺畅,我静静地考虑了一个下午:罗列了脑海中出现的一些词汇,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第一周自由写作的主题指引:1988、12岁与72岁的幸福、老在路上、与色达擦肩而过、再说穿越秦岭、一个人吃饭、在盛夏的南国想念北方的冬天、散步、我们一起打架、青海湖、雨崩村的小客栈、孤老很可怕么、文章的背后…
当然既然是自由写作也不排斥临时起意,但是每天两篇的硬指标是必须的。
第二、加大阅读量,还是要阅读经典,阅读更多的前人经验。
首先是阅读经典,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个月阅读1~2本经典作品是必须的,4月份我的指定书目就是贾平凹的散文《自在独行》和http://dushu.qq.com/read.html?bid=24151506&cid=《芝麻胡同》。
读完之后写两篇书评,以后形成规矩,读一本书写一篇书评。
第三,开始思考自己的偏好,喜欢写什么主题?文体?记录下来,逐步验证。
可以用思维导图把自己脑袋里出现的一些主题线索规划出来,并不断完善,看看经过3~6个月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再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下个月的计划,清楚了自己目前的状况,反而变得轻松了,一切从零开始,正如简友何雷西奥所评论的一样
“端庄写作态度、创作好内容”。自己距离创作好作品还很遥远,但是我想态度是可以不断的校正的,什么时候态度对了,也许好作品就自然呈现了。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期待四月的简书时光,从容美好!
期待简书大咖们的点拨,更期待同行者相互支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