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通讯和网络的高度发达,智能手机的盛行,书信却在无声无息中一点一点的离我们,生活中已然没有了那一份期待,生命中也少了一份欣喜。现在,书信已悄然退出我们的生活,没有人再等待那份欣喜了。但在我的心里,书信永远是一种别样的美丽,这份美丽是刻骨铭心的,是一生一世也不会忘怀的。
还记得中学时代,那时是没有手机的,宿舍也没有电话,写信就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片片信纸,就是一份份牵挂。那时的日子,是那样的简单和快乐,还记得初中毕业时,那些曾带给我许多简单而真切的快乐与向往的信件,却终于没有付于灰烬的决心与舍得。悄悄整理,放好在读初中的存放书籍的木箱里,想也许有一日自己会拿出来温习一些旧日时光,触摸曾经的欢乐,浮现出昨日的几张熟悉的笑脸。只是,终究不好意思嘱咐父母妥善保管,怕自己如此慎重,反让父母起了疑心,去翻看那些我只愿独享的信件,虽然并无什么不可示人的秘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也好,只是仍不由地想起那些写信的日子。
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学生还有几个乐于和愿意写信的,只记得当时写信是校园中最流行的交流方式。所有的信件中,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情书了。哪个姐妹收到情书,无论她怎么小心掩饰,也终会被大家发现。便有人在宿舍中大声朗诵,还有人用勺子敲击着茶杯、饭盒之类的美其名曰“配乐”,一番嘻嘻哈哈之后,收到情书的姐妹就必须请我们大家吃一顿,然后我们会出谋划策,该怎么回信,该怎么拒绝,一封情书会让我们宿舍热闹几天。
在那个年代身边的同学还是喜欢用书信,没课的时候,大伙呆在宿舍里,不是看书就是写信,虽然,倾诉对象和要邮寄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但写信的心情却是一样的。空闲的时候,给同学写信,没有拘束,没有隐瞒,简单写写学习与生活中的烦恼,信上写的每一句话,讲的每一件学习和事情,都是很平淡的。尽管信里的语言简朴,尽管信中的文采青涩,但它蕴含了写信人的一种情怀。
还记得上大学那会,还是没有手机的,宿舍有一台共用电话,但还得自己买电话卡才可以打,那时,特别想家,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盼信就成为一种别样的期待,每每接到以前同学的来信,就欣喜不已。那时有lj,JL常给我写信。于是收信、读信、回信、寄信、盼信,成了紧张、单调生活中一份最大的快乐。在写信的岁月里,小小的信封里,承载了最大的私人空间。在写信的岁月里,小小的信封里,承载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我们所有的思念和祝福,所有的忧伤与快乐,都是通过书信传递着。从写信再到回信,一个来回大概要半个月的时间,而我们美好的时光也就在你来我往的等待和期盼中不知不觉地度过。
真的很怀念以前写信的日子,心中总是期待着一种幸福。从信件投入邮筒开始,就掐算对方收信的日子,再虔诚的掐算对方回信的日子,之后,便是一心一意的等待。一封封信,那是情感的累积;一封封信,见证着成长的印记。
当然,还有一封很久就写好了的信,原本是不会寄出的,然而却在某一天心血来潮鼓足了勇气把它投进了邮箱里,当然最后的结局就是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的,事后,也不敢去问也不敢说,因为地址只写了大概位置,也不知对方收到过没?情窦初开的那些年,谁心里还没有住过一个人,永远留在心里却告别在生活里。如今,到了而立之年,那些青春也只能成了生命中的一段回不去回忆,可想却不可触。
一封信,牵挂着两端的思念和等待,因为思念而等待,因为等待而思念。因为那是属于我风雨不蚀的记忆,那是刻骨铭心的情怀,既充实着我的人生,又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突然间想起,我们,都很长时间没有写信了,以后,也不大可能写信了。这样一想,就有点沦陷。书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成为一种遥远的绝响,只在想象中茂盛或凋零?距离是美,等待更美,零距离的通讯和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诸多的方便,却泯灭了一份份凄美和诗意的心情,这是不是一种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