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华杉讲透】:“君子不担心自己没职位,而担心自己凭什么在这职位上;君子也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而担心自己有什么才德值得让人知道。《庄子》里有一句话,也可以做注脚:叫‘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就是说你要做好事,不要做那些为了让别人说你好而做的事。人们往往追求自贤之行太多,开会就讨论‘能做点什么事提升公司的形象’,这是岳不群的思维方式,属于伪君子;开会讨论:‘我们还能为顾客、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这才是行贤,是真君子所为。后一条做了,前一条自然有了。没有后一条,成天研究前一条,没有效果就算了,惹得一身骚更不值。”
《华杉讲透论语》:“程颐注:‘君子求其在已者而己矣。’君子追求的,都是自己做到,不怪别人。这还是强调儒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管出现任何问题,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你管不了别人,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除了自欺欺人,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最近体会到一个现象是,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对人生产生困惑,无论是当下的自己,还是历史中的伟人或是在世的“成功人士”。困惑像是生命的提醒,提醒自己去追问感到困惑的原因,找寻和理解困惑的答案,而不是接受困惑,然后认命,用“大家都是这样”的借口搪塞自己。
在求索的过程中会发现,困惑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感到困惑;同时也在求索的过程中看见不同的前辈他们在经历和面对它们时的态度和方式。这个过程会有很深刻地被理解的感受,这个找寻和学习的过程,让自己理解了感受的来源,同时也学到了应对的态度和方式,自己就能和这些感受兼容在一起了,身体和头脑不再将其视为“异物”,做出“排斥”的反应。
今天这句话带给我最大的启发,再次让我明白,我要做的是“关注自己、端正自己、要求自己”,不再投入一丝丝的精力、注意力和时间在意外界。
之前在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会接收到一些反馈,这些反馈其实都是外界的评价体系带来的,具体地说是:他人的评价、看法、建议,他人觉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人觉得你有什么价值……
之前还会不由自主地「比较」,也会受到他人不由自主地『比较』的影响。「比较」是最没用的事,虽然美名其曰说它的意义是“看到不足,变得更好”,但「不足」是真的吗?『不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其实还是外界的评价体系。
我现在明白,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也不可控,注意力不要被外界带偏。重要的是「我」,我的行为、我的想法、我对自己的评价。
之前也会对未来担心,会根据当下的情况推及未来,然后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这个思考模式其实是错的,首先是投入了注意力在未来和外界这些不可控的部分上,其次是用当下的情况推及未来,这样的延伸是错的,因为它的前提假定了当下是不变的、没有进步和发展的。
因此,如果真正想未来有一个好的前景,首先要将注意力从担心未来和关注外界调回到关注当下的自己上,基于当下的情况做建设自己、发展自己的事情。其次,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为了追求「自贤」而做,也就是说,不要为了获得他人的鼓励、夸奖、表扬、为了让别人说自己好而去做,只追求「做」本身,也就是,这件事是对的、应该做的,所以我去做。
此外,我体会到「反求诸己」的深意。切己体察一下,我发现自身还存在从外界找原因的倾向,我还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过多地投入在了外界,想要改变这些不可控的部分。我要调整的是,基于当下的情况,划分清楚外界的原因和自身的原因,把自身该做的部分做好,外界不可控的部分就随它吧。外界的不好、不对,不是影响自己把自己可控的部分做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