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课程听了两遍,王老师的对于整个课程讲的很详细,首先他应用数据、案例和国家层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指引进行课程的开始,讲解学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学生的心理建设,现在不只是学校,家庭在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全国,全社会都在关心理学生的心理建设。那我们怎么为学生的心理护航呢?
王老师在这次的课程是引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理论三个模型进行分解,金字塔理论,同心圆模型,阶段模型,认知漏斗模型。其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总结出的3点,2线,1面,总结出学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3点:学校(主场),学生(主体),心理(主题)。对学校的主场还包括家庭的一起参与为学生孩子进行科普与辅导。这个学校的环境和气氛中,由老师、同学、家长全部的参与。共同普及心理学知识,
2线:横为系统观,纵为发展观。系统观包括个体+家庭+学校一起联动,让我们看到孩子表现,听到孩子的声音。这整个系统里,还要具备5全要素,人、财、物、机构、机制。满足这5个要素,才能更全面实现一起联动。发展观:引用发展心理学中埃里克森的发展的8大理论,埃里克森的在发展心理学中提到成长的八阶段,在每个阶段的心理需求,心理满足,都是不一样。在学校,我们要知道学生们他们在这个阶段里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他们想获的什么。这些是我们要去学习的,才能更好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保障。
1面,是借助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同心圆模型进行细化和分解,更好理解对于主体的支持面有更详细的理解。
这次的课程让收获很多,对自己以后有机会去做学校心理普及时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做学校心理学工作时,要为心理健康学生做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关注一些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对于已经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指引。要让学生自己能发现自己的情绪出问题时,自己能处理,或者知道去找谁来寻求帮助。我们在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家长也应该更要去学习心理相关知识,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因为心理学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