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独立地思考,并不是由我们的意愿所决定的。我们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但却不可以随时坐下来思考。也就是说,思想就像客人一样:我们并不可以随心所欲传唤他们,而只能静候他们的光临。当外在的机会、内在的情绪和精神的集中程度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以后,对某一事物的思考才能自动展开。
——叔本华
叔本华在30岁写成他的代表著作《作为意象和表象的世界》,但是反响不大。直到他去世前十年,才引起世人的重视,他说“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他还引用彼德拉克的名句“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在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30岁时的成就,他又花了30年的时间让世人接受,在之后的年月里,他几乎所有的著作都是对《作为意象和表象的世界》的解释和延伸。
思“天”事,讲“俗”话,其浅白意思就像叔本华所说,像伟大的天才那样思考,像普通人那样说话。我们的思想可以超脱世俗之外,但我们的肉身还在红尘之中,最终还需回归到现实,这是我们的根。
思“天”事,讲“俗”话,应该还有一层意思,伟大的真理是深富内涵的,找到它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天才的头脑,最重要的,还要那不期而至的灵感。爱迪生曾经说过,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世人都觉得努力最重要,它也固然重要,但如果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永远不来,那疯子和圣人之间就始终差着一步。如本文开头叔本华的名言里也说,思想不能被随心所欲地传唤,而只能静候他们的光临。字里行间,带着淡淡的无奈。
真知来源于实践,而我们寻找真知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用于实践。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把“天”事想通,对于普通人,即使真理放在他面前,他也有可能视而不见,与之擦肩而过。把“天”事想通的人,如果想把自己的所得创造出价值,体现出意义,他非得讲“俗”话,让普通大众听得懂才行。即使伟大如爱因斯坦,也不能免俗地奔波于各种学术交流会、座谈会来宣传他的相对论。
叔本华的两段话,讲了两件事,但这两件事在某种意义上又存在着内在的关系:阅读、思考、发现、普及传播,层层递进。
为思考创造条件
我们熟知的哲学上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量的积累最终会带来质的飞跃。在读书与思考之间,阅读是量的积累,思考就是质的飞跃,而最终通晓“天”事则无不是经历无数次量变到质变之后的最终质的突破。所以,我们要为思考创造条件,做好准备,随时欢迎它的到访。你要会思考性阅读,你要知行合一,你要掌握相关学识,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习惯,一点一滴夯实。积累和思考,或者说积累和灵感其实是一种异性相吸的关系,积累的那个点到了,灵感自然就如约而至。就像古人说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一步一步踏实的积累,千里之外的风景终不会到达你面前。
为思考创造条件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要求你付出所有的心力专注其上,不止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还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叔本华在代表其所有成就的《作为意象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后,一个人在孤独中静寂了30年,才看到他的成就被世人重视。30年的孤寂,你能想象吗?一个人可以接受失败一次,两次,三次甚至一百次,可他能承受第一千次的失败吗?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孤独地耕耘一年,两年,三年……十年,可如果一辈子都这样,而且还看不到灵感来敲门,那还会不改初衷吗?
爱迪生于1877年开始尝试把弧光灯变为更耐用的白炽灯的实验。要想使这个实验成功,必须找到一种价格低廉、能连续燃烧一千小时以上,并且能经受住两千度高温的材料来作为灯丝。这个实验并不容易,在无数材料中寻找一种合适的东西,无异于大海捞针。他们要一个一个地去试。三年时间,他们试了一千六百多种不同种类的材料,但还是失败了。三年两百多本笔记,逾四万页资料,每天十八九个小时的工作,但还是失败了。他的助手灰心丧气,但爱迪生没有灰心,他随手从放在实验里的一把芭蕉扇上拽下来一根竹丝,把它做成了一根灯丝继续试验。这次试验的效果很好,成功了,于是就出现了相对廉价的竹丝电灯,后来又经过他的改进,做成了钨丝灯泡。三年一千多次的失败对于爱迪生来说不算什么。他遇到过的最大考验应该是他发明碱性蓄电池的时候。这次他用了十年,失败了五万次,但万幸,他成功了。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如果你能潜心积累三年,承受一百次失败,那么你的成就可能将会比同龄人高许多。
为真理放下身段
列宁说,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屠格涅夫说真理只能和永久的服役甚至与有力的牺牲相接近。叔本华说,我们不能随意传唤思考前来,只能静候他们光临。
发现真理之后,你还要放下作为圣人的身段,讲“俗”话解释给大众听。因为有实践价值、有普世意义的才是真理,才是真理的归依,也是圣人体现自己生命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