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线范围内,近代研究《论语》无非三人,一者钱穆先生,二者李泽厚先生,三者南怀瑾先生。
钱穆先生的《论语》解读未曾读过,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读过一些篇章,不甚合胃口便放下了;年轻时接触最多的是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断断续续从少年读到青年。近年来依照原本研读时,才发觉南先生真是“别裁”,如今他的著作早已束之高阁,不再有任何学术借鉴价值。
春节给先生拜年,偶尔提及国学大师林语堂,也读过他的一些作品,但从未想过他也是极喜欢《论语》的,并出版过一本著作《孔子的智慧》。先生要我找来读读,没想到,开篇便给我巨大的惊喜。
什么钱穆,什么李泽厚,什么南怀瑾,统统扔到开封杨家湖里去,林语堂先生才是我认为最权威的《论语》研究者!
阅读起来实在过瘾,忍不住要摘录一段导言:实际上,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对全无实用虚无缥缈的玄学与神秘主义完全弃之不顾,而是只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灵异世界神仙不朽又有何用?这种独具特色的人道主义中最有力的教义,是“人的标准就是人”。
“只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非常精准地切中儒家思想的精髓。
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就是将人类利用管理技术,将人类组成一个稳定和谐的利益共同体,让每一个个体认同这个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循这个共同体的道理标准和行为规范。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语出《论语.为政》)
有人问孔子,你整天周游列国,张口闭口谈的都是治理国家的政治纲领,那你为什么不去从政当官呢?
孔子说古时有一本书名为《尚书》,书中说,有一种道理叫做“孝道”,只要能够做到孝的要求,顺爱自己的父母,有爱自己的兄弟,并将这种本来产生于家庭家族内部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风气,扩延出去,影响到管理更大规模的人类组织,这不就是从事政治吗?为什么非要去朝廷做官才叫从事政治呢?
《论语》中所说的兄弟,并非今日语境下特指一母同胞的哥哥和弟弟,在《孟子.万章》中,兄弟也指家中的姐妹。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娶了三个妻子,先后生了11个孩子,其中9个是女孩,1个男孩叫孟皮,都是孔子同父异母的关系。由此可以分析,孔子时代的“兄弟”指的是不是狭隘的家庭,而有可能是家族,氏族,甚至扩大到宗族范围。
中国古代都是宗族式群居的,一个宗族的人口总量可能达到几百甚至上千人,要管理这样庞大的人口,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需要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孔子始终倡导的孝道思想,就来自于《尚书》。
孝的核心就是顺,顺就是不反对,不抵触,子女要顺从于父母的意志。一个宗族的内部秩序稳定,从最小的人口单元家庭开始做起,每一个子女顺从自己的父母开始,进而顺从与父母同样年龄的长者,或者是宗族内部辈分比自己高的人。
民国期间李宗吾先生著了一本书《厚黑学》,其中将中国的人际关系比作同心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从基本点,最基本的家庭单元开始,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延伸出去到氏族,到宗族,再到整个社会,社会风气的建立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
再看看人际关系这个名词的学术解释。
人际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第二,人际关系有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人与人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这就是对和谐最完美的诠释。
林语堂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通过对春秋战国历史的现实还原,对孔子所处时代背景和自身处境的理性认知,从而对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进行客观定义,用“人际关系”的理念高度概括了儒家学说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