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字曼成,东汉末年的名将,其人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为将深谋远虑,官至破虏将军,但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一代名将陨落。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于李典有如下记载:
李典年少时喜欢读书,不喜欢征战,最喜欢读的是《春秋左氏传》,还对很多典籍有所涉略,可谓饱读诗书。
李典的伯父李乾,是当地的豪强,门下有食客几千人,李乾带领这些人投靠曹操,在寿张击败了黄巾军,又和曹操一起攻打袁术,讨伐徐州。
兴平元年,趁着曹操攻打徐州,兖州的张邈和陈宫叛乱,迎接吕布入主兖州。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抚百姓,吕布的部下薛兰、李封劝李乾投降吕布,反叛曹操,但李乾不答应他们,于是他们把李乾杀害。
曹操派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部队,和其他将领一起,去讨伐薛兰和李封。薛兰和李封被击败,因为李整跟随曹操平定兖州各县有功,因此被升迁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曹操让李典统领李整的部队,并认为李典是个可造之材,让他管理百姓,升迁为离狐太守。
建安五年,袁超和曹操在官渡对峙,李典带领家族之人和自己的部队,为曹操的部队运输粮食布匹,提供后勤保障。袁绍被击败后,任命李典地裨将军,驻扎在安民。
曹操在黎阳攻打袁尚、袁谭,命李典和程昱等人通过水路运输粮草,碰上袁尚命令魏郡太守高蕃带领部队,驻扎在河上,断绝了水道。曹操对李典、程昱下令说:“如果水路不通,那就走陆地。”李典和众将商议说:“高蕃的士兵缺少兵甲,只不过是倚仗水势,有轻敌的思想,我们攻打他一定可以获胜!”
李典又说:“为大将者,要有随机应变之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有利于国家,我们自己做主也可以,必须立刻攻打,不能错失先机。”于是李典率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获胜,打通了水路。
建安七年,刘表派刘备攻打许都,刘备的部队打到了叶县附近。曹操派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阻击刘备。刘备假装退兵,并在博望坡设伏,李典认为其中有诈,劝夏侯惇和于禁不要贸然追击。二人不听陷入重围,幸得李典引军来救,二人才脱离了险境,刘备也退兵而去,解除了对许都的威胁。
建安九年,李典自愿带领自己门下的三千户迁到魏郡,曹操笑道:“你是在效仿耿纯吗?”李典谢罪道:“我生性懦弱,所受到的赏赐超出了我的能力,应该带领家族之人为国效力,且现在天下未定,更应该迁移到魏郡附近,以防止四方发生变故。”于是,李典带领自己家族一万三千多人,迁移到了邺县,曹操很高兴,加封李典为破虏将军。
建安二十年,李典和乐进、张辽驻守合肥,三人素来不和,这个时候,孙权亲率大军十万,来攻取合肥。张辽担心三人不能同心协力,李典说道现在是国难当头,只要你的计谋合理,我不会因为私怨而废公,一定齐心协力击败东吴的进攻。
随后,李典和张辽出城迎敌,率军突击东吴部队,乐进负责守城,二人以几千精锐之师,大破东吴十万雄兵。
可惜李典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一代儒将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