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正蒙》卷14大易篇诗解3

《张子正蒙》卷14大易篇诗解3

题文诗: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主于求吾,志而已无,所求于外.故善世溥,化龙德而,见若潜而,

未见则为,己而已未,暇及人也.成德为行,德成自信,则不疑焉,所行日见,乎外可也.

乾九三修,辞立诚非,继日待旦,如周公不,足以终其,业九四以,阳居阴故,曰在渊能,

不忘于跃,乃可免咎,非为邪也,终其义也.至健而易,至顺而简,故其险其,阻不可阶,

升不可勉,而至仲尼,犹天九五,飞龙在天,其致一也.坤至柔而,动也刚者,乃积大势,

成而然也.乾至健无,体为感速,故易知也;坤至顺不,烦其施普,故简能也.坤先迷不,

知所从故,失道后能,顺听,得其常矣.造化之功,发乎动也,毕达乎顺,形诸明也,

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也,不匮乎劳,终始乎止.健动陷止,刚之象也;顺丽入说,

柔之体也.巽为木萌,于下滋于,上为绳直,顺以达也;为工巧且,顺也为白,因所遇而,

从也为长,为高木之,性也为臭,风也入也;于人为寡,发广顙也,躁人之象.坎为血卦,

周流而劳,血之象也;为赤其色.离为乾卦,于木为科,上槁附燥.艮为小石,坚难入也;

为径路者,通或寡也.兑为附决,内实则外,附必决也;为毁折者,物成则止,柔者必折.

为文乃,众色为众,容载广也.乾为大赤,其正色也;为冰健极,而寒甚也.震为萑苇,

苍莨竹为,尃皆蕃鲜.一陷溺不,得出为坎,一附丽不,能去为离.艮一阳为,主于两阴,

之上各得,其位而其,势止也易,言光明者,多艮象著,则明之义.蒙无遽亨,之理由九,

二循循行,时中之亨.不终日贞,吉言疾正,则吉仲尼,以六二以,阴居阴独,无累于四,

其介如石,虽体柔顺,以其在中,而静何俟,终日必知,几而正矣。

【原文】:“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主于求吾志而已,无所求于外。故善世溥化,龙德而见者也;若潜而未见,则为己而已,未暇及人者也。【译文】:国家政治清明则乐于住世普施德育,国家政治昏暗时就要很悲伤的隐世修养自身,主要说明了君子乐于修身养性,只注重向内修养,而不会向外求索。所以善于广泛的教化人心,这就是他们的崇高的德行显现在外的原因;如果潜藏而不能看见,这就是他们只能自我涵养罢了,还没有到普施教化的时候。【原文】:“成德为行”,德成自信则不疑,所行日见乎外可也。【译文】:成就内在的德能并会在行为中显示,这是说德能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就会变得自信而不会产生迷惑,自己的行为日趋显现在外并被人们认可。【原文】:乾九三修辞立诚,非继日待旦如周公,不足以终其业。九四以阳居阴,故曰“在渊”,能不忘于跃,乃可免咎,“非为邪也”,终其义也。【译文】:乾卦九三爻辞立意诚恳,如果不能做到日夜勤勉不辍如同周文王一样,那么就不足以完成自己的德行大业。九四爻阳居阴位,所以才说如同深渊一样危险,但是龙德之象不会忘记跳跃,这样仍然可以避免灾难。这并不是邪僻的论说,最终根据的还是自然的义理规律。【原文】:至健而易,至顺而简,故其险其阻,不可阶而升,不可勉而至。仲尼犹天,“九五飞龙在天”,其致一也。【译文】:非常刚健持久的乾卦容易被人了知,非常顺从包容的坤卦容易反映简单的自然规律,所以它们都有艰难险阻的一面,不可以勉强的通过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孔子的德行就跟天德一样,所以说飞龙在天,意思是一致的。【原文】:“坤至柔而动也刚”,乃积大势成而然也。【译文】:坤卦到达柔顺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每一爻动起来又显阳刚之气,这就是因为它蓄积的能量持久才会形成这样的状态。

【原文】:乾至健无体,为感速,故易知;坤至顺不烦,其施普,故简能。【译文】:乾卦到达非常刚健的境界但是没有载体,因为感应神速,所以容易感知;坤卦到达柔顺的最高境界但是不忧烦,所以能够普施德行,所以能够发挥它简易的功能。【原文】:坤先迷不知所从,故失道、后能顺听,则得其常矣。【译文】:坤卦开始迷失方向不知该往哪里去,所以也就失去了正道,后来能够听从圣人的教诲,所以才找到了中正之路。【原文】: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译文】:天地造化的功德,开始于运动,结束于顺从,显现于明朗,养育于大地的承载,得到雨水的滋润,生长的刚健没有离开勤勉的劳作,这样才有了满意的结束。【原文】:健、动、陷、止,刚之象;顺、丽、入、说,柔之体。【译文】:乾卦的刚健,震卦的运动,坎卦的洼陷,艮卦的静止,这都是易经中的阳刚之象;而坤卦的柔顺,离卦的明朗,巽卦的吹入,兑卦的喜悦,这都是易经的柔和之本。【原文】:“巽为木”,萌于下,滋于上也;“为绳直”,顺以达也;“为工”,巧且顺也;“为白”,因所遇而从也;“为长,为高”,木之性也;“为臭”,风也,入也;“于人为寡发广顙”,躁人之象也。【译文】:巽卦五行为木,它生长在地下,而成长在地上,就像树干,顺从的直指天空;就像木工制造器具,精巧和顺,为白色,因为他们对于境遇都很顺从,而它们的长度和高度也代表了木的性质,为气味,因为风能吹送的缘故,而让人嗅觉感受,对人而言就是头发稀少额头宽广,这是急躁之人的表现。【原文】:“坎为血卦”,周流而劳,血之象也;“为赤”,其色也。【译文】:坎卦是血的象征,因为它不停的流动和血的特征相似,颜色是红色的。【原文】:“离为乾卦”,“于木为科上槁”,附且燥也。【译文】:离卦是乾卦的变卦,能够生于木中并且能使木变得干枯,这是因为它的本性是燥热的。【原文】:“艮为小石”,坚难入也;“为径路”,通或寡也。【译文】:艮卦如同小石挡道,艰难的不能行走,也可说为小路,但是同行的人很少。【原文】:“兑为附决”,内实则外附必决也;“为毁折”,物成则止,柔者必折也。【译文】:兑卦代表着附着和决绝,内部殷实但是外阴随后一定要果断决绝,代表摧毁折断,如果事情成功了就要立刻停止,如果过于优柔寡断,那么就一定会摧折。【原文】:“坤为文”,众色也;“为众”,容载广也。【译文】:坤卦代表文采,是说地面上的各种物种颜色,又说它很广大,因为他能包容承载万物的缘故。【原文】:“乾为大赤”,其正色也;“为冰”,健极而寒甚也。【译文】:

乾卦代表大红色,这是它正中的颜色,象征冰一类的物体,说明它是极其刚健又寒冷的。【原文】:“震为萑苇”,“为苍莨竹”,“为尃”,皆蕃鲜也。【译文】:震卦象征竹子一类,花朵一类,盛开特别茂盛鲜艳的物种。【原文】:一陷溺而不得出为坎,一附丽而不能去为离。【译文】:一阳陷入两个阴爻当中不能出来就是坎卦,一阴陷入两个阳爻当中不能出来就为离卦。【原文】:艮一阳为主于两阴之上,各得其位而其势止也。《易》言光明者,多艮之象,著则明之义也。【译文】:艮卦是一阳在两阴爻之上,它们能各得其位所以内在比较安定。易经中说比较光明的卦,都具有艮卦的卦象,这是因为它当位的缘故。【原文】:蒙无遽亨之理,由九二循循行时中之亨也。【译文】:蒙卦是说愚昧的人不能通达道理,在九二爻中便采用了循循善诱的方法来开导让他们通达道理。【原文】:“不终日贞吉”,言疾正则吉也。仲尼以六二以阴居阴,独无累于四,故其介如石,虽体柔顺,以其在中而静,何俟终日,必知几而正矣。【译文】:不到一天就会吉利,这是说自己快速的步入中正之道就会获得吉利。孔子说六二爻居在阴位当位,就不会累及九四爻,所以说六二爻如石般刚毅,虽然身份柔弱,因为它能安定待在自己的位置,所以用不了一整天就能得知它已经步入正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