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国人对于洋节变得非常热衷,比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平安夜和圣诞节等,过得不亦乐乎,当然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不管什么洋节,都能当做情人节,尤其适合没有结婚的小情侣,任何节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团聚的日子,吃饭、看电影、开房,一条龙服务,稍微有点区别的是情人节送花、万圣节送南瓜、平安夜送苹果、圣诞节送礼物,除了愚人节适合给轻易不敢开口表白的人用开玩笑的语气去吐露心声外,洋节都是送礼物的,不仅促进了花店、菜市场、水果市场和各种礼品店的生意,更让酒店赚的盆满钵满,也是拉动GDP的一种方式。
对于洋节,向来不是很感冒,国内的传统节日才更适合国人,除夕团聚、元宵赏灯、清明祭祖、端午吃粽、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还有五一、十一的小长假,传统节日的由来,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所凝聚的精华,不仅适合国人,更符合国情,今年的情人节恰好与过年重合,朋友圈里晒情人节礼物的并不多,说明国外的情人节在本质上还是无法与传统节日抗衡,更何况国内有七夕情人节,有鹊桥相会、乞求巧艺等美好的传说,这样的情人节才是国人的节日。
国外因为疫情严重的缘故,今年的情人节过得也是非常冷清,出门必须戴口罩,餐馆、酒店限制人流,最好的迎接情人节的方式是居家自我隔离,相比情人节,生命更重要。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自由与爱情》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对于古代的人来说,这首诗在当时给了不少年轻人追求爱情和自由的动力,但是在当今来说,没有绝对的自由,更别说疫情期间,没有任何的民主、自由可以凌驾于生命至上;在任何时代,自由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精神和物质基础上,任何人都可以追求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自由,但是绝对不可以把自己的自由建立在不尊重其他人的生命上;当大部分人逐渐对疫情重视起来,戴好口罩,减少外出,减少聚会,仍然有一小部分人拿着生命开玩笑,出门频繁并且不戴口罩,虽然现在针对于新冠病毒的疫苗已经问世,但是疫苗不是万能药,它是有一定作用几率的,起不到百分百的免疫,当疫情不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是不会重视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远离这样的社会垃圾,减少可能的传播途径,做好自身的防护。
大年初三,走亲访友的第二天,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奔波一路到目的地,放下礼物,基本就到了饭点,吃完这家,下午稍事修整,继续下一家,准备的礼物在减少,肚子里被各种美食填充起来;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过年不只胖三斤,那是每天胖三斤的节奏,第二天还是可以放开肚子吃,油水还么有完全把胃肠道填满,现在物质生活相比以前已经好了很多,过年走亲访友并不是为了那一口吃的,平时的大鱼大肉也是家常菜,过年凑热闹,人多了吃的就多,若是碰到爱喝酒的,基本一顿饭可以吃三四个小时,那么不胖三斤才怪。
大年初三,也意味着年的结束,从初一到初三,是礼敬天地、祭拜祖先的三天,通常在初三的晚上也会上供、放鞭炮,有的比较讲究的家庭,从初一开始点燃一支通天巨香,可以燃烧三天三夜,三天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假期也随着年的结束,快步入了尾声,剩下几天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减少奔波,居家修整,养足精神,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