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还有《齐物论》开头关于“天籁”这部分: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两段文字,我是读了又读。却找不到这两段文字和导师提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到底在哪里,或者说有多密切。只能试着回答所提的问题了。
阅读思考题如下:
1.你认为存在绝对真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有,如何才能抵达?
这个问题,我需要一分为二来回答。
也许没有绝对真理。因为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状态,所以,在此地符合的,在彼地就可能不符合。在这个时空符合的真理,在另一个时空,就不符合。在这个人那里认为是真理的,在另外一个人那里,就可能不是。在这个时间段是真理的,在另一个时间段里,就不是真理,还有可能成为谬误……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就不存在绝对真理。
再者,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征服世界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一些我们现在认为的真理,也会被改写。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真理就只能是相对的。需要外加一些条件,才能成立。
倘若这些条件,都是固定的。比如:时间确定,空间确定,人物经历确定等,那么此时存在的真理就是绝对真理。
那么如何才能抵达呢?
首先,需要一定范围内的广博又深刻的知识体系,包括对自然,对社会,对哲学的认知和理解。不然,真理就没有元认知的土壤,也就无复存者。
其次,需要有一定的人生体悟,且是重要的人生体悟,是自身的亲自实践的体悟。没有这些深刻的人生阅历做支撑,获得的真理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最后,需要一份豁达与坚守的人生态度。因为真理会变化,但真理也会相对要抱持一份坚守。
通过以上途径,抵达相对的绝对真理。
2.人的肉身存在和感官感知是否具有真实性?如果没有,那什么是真实的?
什么是真实的呢?
眼见为实,但眼见也未必是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看见的客体,我们可以说是真实的。所以,人的肉身存在,应该是具有真实性。因为肉身是由可见的物质组成。当然,一些不可感的事物,也具有真实性。比如人的意识。
而感官感知的真实性,却不一定具备。因为,每个人的感官感知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同样40摄氏度的水,有的人说烫,有的人说合适,有的人说冷,谁说的是真实的呢?无法判断。同样,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受每个人的学识阅历不同,也会不同,真实性也就无法考究。
什么是真实的呢?可以讨论一下真实的反面——虚无。
虚无,就是不存在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那么,“我”作为客体,所经历的一切,所拥有的一切,就应该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无法感知到的无法领会到的,相对于个体而言,就是虚无。
【这些问题好高深,我已经无法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