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
【原文】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辙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戏文】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公元311年。
在此之前,司马家内部热热闹闹打出了个“八王之乱”,这就给其他人——尤其是少数民族兄弟——留下了机会。其中最猛的是匈奴人老大,别看是匈奴人,人家可姓刘,因为祖上跟刘邦很有些交情,娶了刘家宗室女,故子孙就全都改姓了刘。
这条大腿一抱就是五百多年,没看出什么好处,如今苦尽甘来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匈奴领导刘渊大手一挥,名正言顺的成了汉王(后来国号改成了赵,故历史上也称之为汉赵),四年后正式称帝,捧出刘禅的牌位亲了又亲。两年后刘渊病逝,长子刘和继位,但屁股还没坐稳,四弟刘聪就打将过来,当然人家也有理由:“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是他先动的手。”
不消说,刘聪真的很能打,轻松拿下了大哥刘和,做了汉赵的领导,仅仅三个月后,刘聪又起兵进攻洛阳,次年攻陷洛阳城,纵兵杀掠百姓三万余人,并成功捕获晋朝皇帝一只。此事发生在永嘉五年,故史称“永嘉之乱”。
以上皆为背景,现在正式介绍今天的主人公。
郗公,即郗鉴,字道徽,东平金乡人。年少时孤穷,但不舍学问,常常一边种地一边背书,于是渐渐有了美名。惠帝时官至太子中舍子、中书侍郎。晋明帝初,王敦跋扈,拜郗鉴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假节镇合肥。但是没过多久,王敦又反悔了,大概是嫉妒郗鉴的威望,又害怕他的权势,所以将其征还朝中。
王含、钱凤叛乱败亡之后,郗鉴被封为高平侯,后来又因勤王平定了祖约、苏峻之乱,拜为司空、加侍中,改封南昌县公,最终官至太尉,谥曰文成。
那么永嘉之乱期间,这位郗公跑哪去了呢?
话说郗鉴遭逢永嘉之乱,逃回了家乡,穷困潦倒。乡人因其名德素著,便轮流给他送饭。于是郗鉴就带着侄儿郗迈与外甥周翼到处蹭饭,有一天老乡们终于忍不住了,说:“其实我们也都挺困难的,因为你是大贤人,才想方设法周济你,但是这俩孩子,怕是没法一并养活的。”
郗鉴很明白,从此独自蹭饭,但是会把饭含在腮帮子里带回来,吐给孩子吃,厉害的是,居然就用这种操作保全了两个孩子的性命,以至于后来能够一起渡江南下,回归东晋官僚系统的怀抱。
咸康五年,七十一岁的郗鉴与世长辞,外甥周翼立刻辞去县令官职回乡,在郗鉴的灵床前铺上草席安心守孝,这一守就是三年。
民国历史学家蔡东藩曾在《两晋通俗演义》中盛赞郗鉴:
明君还要仗臣忠,一德同心始立功。
莫道茂弘堪寄命,赤心到底让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