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
1898年,俄国人在东北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哈尔滨的城市设施建设也同时进行。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旧称“中国大街”,主要为外国人经营商店的街道。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
中央大街的大部分欧式建筑都是在十九世纪初到三十年代左右建成的,这一时期正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及国家战争爆发的时期。俄国的沙皇时期的达官显贵逃向哈尔滨地区,开始了文化的传播与移植。
街边两侧的欧式建筑却越来越多,商店也多为外国人经营,因此这条街的景象就像外国城市一样。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重要的建筑艺术博物馆,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等西方建筑风格的历史建筑65栋(均为历史保护建筑)。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称。
马迭尔宾馆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哈联络处(马迭尔宾馆)
马迭尔宾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典型的法兰西路易十四古典式建筑。是中国“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很多重要事件,许多名人都在此下榻过,因此宾馆保留了多间名人房。
马迭尔阳台音乐会
阳台上经常举行音乐会。
教育书店
教育书店建于1909年,原为松浦洋行,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以前常去教育书店看书、买书。现在变成了商场,进去只是看看内部结构。
道里秋林洋行旧址
道里秋林洋行旧址建于1910年,属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犹太国民银行旧址
犹太国民银行旧址是一座具有文艺复兴特征的折衷主义建筑,该楼具有罗马柱、穹顶和罗汉沟,一楼是窄门,两边有大橱窗。
原奥昆大楼
原奥昆大楼是一座建于1917年的国宝级建筑,属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
伏尔加—贝尔加银行旧址
伏尔加—贝尔加银行旧址建于20世纪初,属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松花江畔 斯大林公园
人们静静地坐在岸边,默默地看着远处的游船,放松心情,忘掉烦恼,享受着美好的世界。
治安
哈尔滨的治安本来就非常好,大街上仍然随处可见游动的保安、警察,给人一种放松的安全感。
大街上人很多,哈尔滨本地人喜欢热闹,没事也带着情侣,或领着小孩,来这里溜达溜达,逛点小吃。
这是景区内的物价,哈尔滨的物价真的不高。
马迭尔冰棍
只有在哈尔滨才能买到5块钱一根的马迭尔冰棍,其他地方不管正不正宗,都要10块钱一根。
面包石路面
以前哈尔滨市区有很多街道是面包石铺就,现在只留下中央大街还保持原样,其他面包石街道都已经被水泥、沥青覆盖,失去了哈尔滨的特色。
以前在中央大街上骑自行车,敦敦达达,很是好玩。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防洪胜利纪念塔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北段松花江畔广场,斯大林公园中部。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防洪纪念塔由塔、廊两部分组成,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组成,材质为花岗岩质,高达22.5米;塔基有两层不同高度的底座,分别表示1932年和1957年特大洪水的水位;塔身下部有全市各界人民抗洪抢险的浮雕;塔顶有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群雕像;塔周建有21孔半圆形回廊,回廊两端各有一处说明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