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峨眉山,又有一名游客跳崖身亡。在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里,都有一个关键词——“不顾劝阻”。这是一名21岁的女孩,是什么让她在正值妙龄的花季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什么让她在众人的好心劝阻之下、依然在一声谢谢之后纵身跃下?为什么周围人的温情没能拉住她?答案在她的遗书里,她患了抑郁症,却不能跟家人朋友言说,活得很累很痛苦——
“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是脆弱,想不开。我想说的是,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就像不经常喝酒的人也会得肝癌一样,没有太多的诱因,就这么发生了。”
“我只知道我活的很累很痛苦……希望大家多关注抑郁症这个群体吧,愿世界多些善意和美好,少些伤害。”
是啊,每天都像溺水的人一样,活在无尽的黑暗里,一点点的被裹挟、被吞噬,却还要戴着乐观、快乐的社交面具,假装自己很好,假装自己依然活力满满。这样的痛苦,这样的绝望,岂是在那样的时刻、一点点的短暂的温情就能化解的。
如果疾病可以被劝阻,那这个世界是多么神奇且美好。
为什么要假装自己很好?为什么连家人朋友也不敢说?为什么有的人连寻医问药都不敢?
因为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对抑郁症患者既不了解也不友好,更谈不上理解。而且,关于抑郁症这件事,真的不是可以轻易的感同身受的。我因为生病了,对生活失去兴趣、失去活力,感到内疚和绝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觉得活着是一件了无生趣的事……你告诉我看开一点、看淡一点,多出去走走就好了?Sorry,我做不到。
抑郁症在今天,其实已相当普遍,但外界对它的误解依然根深蒂固,认为抑郁只是心情不好,只是爱钻牛角尖;有抑郁症的人就是矫情,就是娇气,就是小题大做。而实际上,抑郁症就跟感冒一样普遍,有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大疾病。
2)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死亡人数高达100万。
3)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但抑郁症就医率仅为10%。
4)中国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约40%患有抑郁症。
这是一组多么惊人的数据,一个多么庞大的人群。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有着抑郁症患者,只是我们不知道,更有可能的是,连患者自己都不知道。我们是多么讳言关于心理健康这个话题,多么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心理有病,甚至连有些身为专业人士的心理咨询师,在自己患上抑郁症以后也不敢说,因为害怕受到攻击和指责。连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会因为周边环境的恶意和不理解,而选择了隐瞒病情、默默治疗、独自承受痛苦,那其他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人和明星,那种不被理解的痛苦更是难以想象。
近年来,关于抑郁症的报道越来越多,前段时间的抑郁症患者砍杀学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然后又没了下文。去年乔任梁自杀的新闻,网上充斥着对抑郁症患者的不理解和谩骂。今年六月,美国知名设计师Kate Spade因严重抑郁症选择自杀……如此众多的社会新闻,并没有让这个社会多点温情多点善意,抑郁症患者不仅要跟自己的疾病对抗,更要承受着他人的误解所带来的二次伤害。
每年的4月1日,都有很多人自发的在网上或是去文华酒店纪念张国荣。但有多少人还记得,哥哥当年是因为受不了抑郁症的痛苦而自杀的吗?有多少人,会因为哥哥的离世而对抑郁症或其他病患报以一点理解和关爱吗?
心理跟身体一样,都是人体的组成部分,都有可能会生病啊。为什么身体生病可以被理解被接受,而心理生病了却不可以?因为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吗?空气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啊,为什么检测出的各种指标大家都能接受和理解,并且谈空气污染而色变?心理健康指数也是可以通过心理测量量表测量评估的啊,为什么大家不接受这也是一种疾病,每一个人都有几率患病呢?而且,关于智商,这也是心理测量的一种,为什么大家都接受且还津津乐道呢?这是因为大家只愿意相信美好的事物、只愿选择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事物吗?
而且,更为讽刺的是,抑郁症和自闭症一样,现代医学都尚未找出明确病因,遗传因素、生物因素、性格特征、社会环境因素、其它疾病或药物影响等多个方面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它们都不仅仅是心理问题,而是错综复杂的身心疾病。所以,真的是需要看医生,需要周围人的照顾和理解的,需要一个善意的社会环境的。
而我们的照顾和理解,其实要做的能做的并不多,用尊重和理解,做好倾听和陪伴就好了,不评判不指责,只静静的陪着TA听TA倾诉。所谓感同身受,这就是了。
正如Lady Gaga在“僵尸男孩”的悼文里写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改变我们的文化,让心理健康成为可以公开谈论的话题,而不再是被污名化的禁忌。”
对于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人来说,最痛苦的,就是那种旁人无法触及甚至看做无病呻吟的、深入骨髓的孤独与脆弱。
愿天堂可以自由讨论抑郁症,可以活在阳光下。
愿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