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昨天我们讲到晋文公派兵捉拿公子重耳、夷吾,重耳逃亡到了北狄,今天我们继续讲后面的故事。
同时,贾华也领兵去屈邑(夷吾的封地),捉拿公子夷吾,大夫郤(xì)芮(ruì)也把消息告诉了夷吾,夷吾立即下令守城。
贾华本不想捉拿公子夷吾,就故意拖延围城时间,并派人私下告诉夷吾,让他尽快逃走。
夷吾与郤芮商量,说:“我哥重耳在北狄,我们也逃往北狄怎么样?”
郤芮说道:“那样,就会给别人说你哥俩同谋的口实,借机来捉你们。我看, 还是逃往梁国,跟秦国离的近,秦国强大,而且你姐嫁给了秦穆公,等以后,可以借秦国的力量打回来。”
夷吾就逃往梁国了。
贾华假装追赶不及,也收兵回去复命了。
到了这年秋天,献公去参加诸侯大会,回来途中就病了,骊姬坐在他身边,哭着说:“你立了奚齐当太子,如果你有不测,我是一个妇道人家,奚齐年纪又小,如果其他公子联合其他人来攻打,我们母子能依靠谁啊?”
献公说:“夫人不要忧虑。太傅荀息是忠臣啊,我会让他辅佐奚齐。”
于是,召见荀息到床前,问:“我听说,‘士大夫做人的基础要求是忠信'。什么是忠信呢?”
荀息回答道:“用心辅佐主公就是忠诚;说到做到,就是死了也不食言,这是信。”
献公说:“我快不行了,想把太子托付给你,你能答应我吗?”
荀息叩头回答说:“我一定拼死辅佐幼主!”
献公听完感动的哭了,骊姬在门外也哭了。
几天后,献公病逝了。骊姬遵照遗命,拜荀息为上卿,并把奚齐托付给荀息,奚齐才十一岁,荀息安排丧事,并加强城中戒备,国内大小事情,都有荀息负责管理。
这时候,大臣里克、丕郑打算支持重耳、夷吾,他俩就找到荀息,说:“主公去世了,重耳、夷吾都逃亡在外,您是国家的重臣,如果不迎接大公子继位,而改立骊姬的儿子,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而且,三位公子的支持者,都恨透了骊姬,只是因为主公的宠爱,大家敢怒不敢言。现在国内这种情况,如果秦、北狄在外协助,国内再有人响应,国家立马就会大乱。这个时候,请您以大局为主,迎接大公子回来继位,才是上策啊。”
荀息说:“我接受主公托孤之名,就要尽心辅佐奚齐,否则,只有一死,以谢主公。”
里克、丕(pī)郑无法说服荀息,二人就秘密谋划,派出刺客,乔装混入灵堂,把还在服丧的奚齐杀死了。
荀息听说大吃一惊,等赶到时,抱着奚齐的尸首,哭道:“我受主公托孤,但我没有保护好太子,都是我的罪过。”
说完,就要撞墙自杀,骊姬急忙派人阻止,对他说:“大王的灵柩还停在这儿,您在死了,可怎么办啊?再说奚齐已经死了,但是公子卓子还在,还需要您辅佐啊。“(卓子是骊姬妹妹的儿子)
荀息听完,觉得骊姬说的很对,于是,当天就与百官商议,重新扶立卓子为君主,当时卓子才九岁。
荀息知道刺杀太子的事情,肯定里克、丕郑干的,计划派门客屠岸夷去除掉两人,但屠岸夷却把计划透露给了里克、丕郑,两人决定将计就计,到了出殡的当天,屠岸夷做内应,把新君卓子杀死,荀息、骊姬也被杀了。
然后,里克召集百官,说道:“现在骊姬党羽已经被铲除,公子重耳是长子,而且为人贤明,应该立他为国君。如果大家同意,请一起来签名,表明心志。”
丕郑说到:“这事要成功,必须狐突老爷子也签字啊。”
里克就派人去说明此事,狐突推辞说:“老夫的两个儿子也跟着公子逃亡,如果我现在同意迎接公子回来继位,这就是也参加了谋反。我老了,还是听各位大人的吧。“
里克、郑父就签了名字,其他还有30余人也都签了字。
里克就派屠岸夷,带着这份签字的书信,去北狄迎请公子重耳了。
小朋友,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重耳有没有回国继位,后面还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明天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