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前教导处给老师们布置了一项“寒假作业”:认真阅读《给教师的40堂培训课》,并要做读书笔记,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有反思。也算是校本培训的内容之一。寒假开学后要进行展评和交流,还要对表现优秀的给以奖励。学期结束开全体教师会的时候,我又在会上给大家通报了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先是在网上看到湖北武穴师范附属小学涂校长对此书的好评,然后先网购了一本学习,发现此书对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很有帮助,我们平时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此书中都能找到解决办法。而我们现在的实际状况,正需要这样的帮助。所以最后我再次强调,希望大家在寒假休闲生活中能认真阅读此书。
昨天下午教导处检查老师们的学习笔记,出现了令人感到悲哀的状况:交了十三个人(不到一半),其中有一半是在应付。虽然我对这样的结果也有心理准备,但心底里还是涌起一股悲凉。许多事都不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哪怕只有一两个老师动起来,通过学习有感触,有反思,也算是一种收获。但我的心里,还是奢望这样的老师能多几个……
没有完成的自然各有各的原因,没有必要去追究。感到可悲的是: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对阅读,对学习还是如此态度,何谈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何谈全民阅读?何谈为人师表?如此现状,如此态度,也就不难理解在平时的工作中,那种消极懈怠状态,那种“无欲无求”了。为何不愿改变自己?是因为改变的过程不舒服,缺安逸。是因为没有危机感,觉得不管是咋样,国家发给我的工资一分也少不了。心态决定状态,认识决定眼界。如此状态,我们简直在“误人子弟”!
只希望有感触、有收获的老师们能一直保持这种“用心”的状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不断的成就感。若能影响到身边的人,则是更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