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蒿占魁
我新接触的学生应该有书上批注的习惯,因为他的语文老师是专家级水平的,很有经验,但我想还是得强调,因为我也重视批注。我认为拥有一本书的应该从两个角度看。一是物质层面的,即你有书的处置权,这和你买衣服家具的道理一样。但这并不真正拥有,要想彻底拥有书,你得将书化为你的一部分,并且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在书上写字。打个比方也许可以把这一点说清楚,你买了一块牛排,把牛排从肉铺的冰箱搬到自家的冰箱。但是从最重要的意义上来说,你并未占有牛排,除非牛排让你吃进肚里,营养进入你的血液。我的观点是,书也应像牛排一样,营养被你的血液吸收时,才能对你有所裨益。
一本书的精髓可以从其载体中分离出来。与其说一本书像一幅油画,不如说一本书更像一首乐曲的总谱。没有哪个伟大的音乐家混淆交响乐和纸上的乐谱。托斯卡尼在C小调的总谱上批注的一塌糊涂,除这位大师之外没人能看得懂。毛主席读书必批,我看过毛主席批注过的24史,密密麻麻,而且多次阅读,多次批注,每次批注都有时间标注——因为这些大家是在窄吸书中的精髓,我们读语文课本中精美文章,绝不是表面化的认认字,做做题,也要敲骨吸髓,窄取汁液。
为什么在书上做批注与读书密不可分?首先,做批注能使你保持清醒。(我这里不仅仅指它让你神智清醒;我的意思是它能使你全神贯注。)其次,如果阅读是一种能动的行为,那么它就是思考,而思考常常需借助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来表达。做了批注的书,通常是读者认真思考过的书。最后,写可以帮助你记住你阅读时的思想,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下面有三点讨论。
如果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消磨时间,那就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仅仅让你的眼睛在书上扫视一遍,你就不可能对所读的内容有所理解。当然,一部普通的消遣小说,譬如说《飘》,就不需要那种最积极的思维式的阅读。有些书旨在娱乐,那就不妨轻轻松松地读,不会有什么损失。然而要是一部名著,或我们学习的课本,其中思想丰富,文字华美,试图提出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并加以回答,读这类书则要求你尽可能地进行最积极的阅读。你得花费力气方可获得。漫不经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如果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书页上写满了你的批注,你就知道你的阅读是积极的了。据我所知,最有名的采用积极方式阅读伟大著作的人,是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钦斯。他也是公务最繁忙的人。他读书时手里少不了一支铅笔。但是,你或许会问,为什么非得写呢?要知道,亲手动笔写会使词语和句子更加鲜明地呈现在你的脑海里,更长久地储存在你的记忆里。将你对所读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感受写下来,将它们在你脑子里引起的问题记下来,就可以将这些读书随感长久保存卜来、并且可以使那些问题更加明确起来。
哪怕你写在便笺簿上,读完书再把便笺簿扔掉,你对书的领悟程度也会更深。但是书你大可不必扔掉。页边空白(包括页眉、页脚)、扉页、字里行间的空白都可为你所用。这些空白并无神圣之处。况且,最妙的是,你的批注和笔记会成为书的一个有机部分,永远留在书中。当你下周或来年,重新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各种观点,同意的、反对的、怀疑的、质询的,统统一目了然。这如向谈话一度被打断,现在又可以在上次停下的地方接着谈下去了。
读书就该这么个读法:同作者应该进行对话。很可能作者在有关的问题上比你懂得多,你接近他的时候表示适度的谦恭是很自然的。但不要轻信他人,以为读者只有全盘接受的份儿。理解是一种双向活动。学习并不是往空的容器里装东西。作学生的应当向自己也向教师提问题。一旦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内容,他甚至还得与教师展开争论。而在书上做批注,实际上就是表达你赞同或不赞同作者观点的一种方式。
在书上做批注,有各种各样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介绍我采用的几种方法:1.在文字下面划线:划出主要论点及重要的或者有力的论述。2.在页边空白处划竖线:用来强调已划线的论述部分。3.页边空白处画小符号。4.在页边空白处写数字:标明作者列举论据的顺序。5.圈点主题词或短语。6.在页边空白处、页眉和页脚加批注,目的在于:记录针对某段文章在你脑子里引起的问题(也许还有答案);简要总结复杂的论述;记录贯穿全书的一系列的重要论点。我利用书后的衬页按前后顺序给作者的观点编成一个索引。
也有人会说,在书上写字会使阅读速度放慢。可能会放慢。但这正是在书上做批注的原因所在。我们中大多数人误以为阅读速度能衡量我们的智力。实不知动脑子读书根本没有一成不变的速度。有的书适合快速浏览轻松阅读,有的则应当细读苦读。聪明的读书人能根据书里含金量的多寡确定不同的读书方式。碰到好书,重要的是你汲取多少知识,有几本你能真正所拥有,而不是你总共读了几本。交友在精不在多。如果这是你的目标,而且应该是,你就不会因为读好书比看报纸费时费力而烦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