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上三年级,之前我一直是这样的想法:小学,不用太过于关注了,孩子年纪小小的给他那么大压力对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都没好处,况且自己上小学那会家长从来没有辅导检查过作业。
所以前两年自己基本对于孩子的学习处于放羊状态,可是现实总让我觉得隐隐不同和不安。自己都不重视,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重视呢?
最近看到一些小学老师的观点,殊不知,现在的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01 教育形势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我们上小学那会儿,整天语文数学课排的满满的,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文娱活动,只是课间十分钟,玩儿的也很开心,没觉得小学多么累。家长那时候也都很省心,没有各种兴趣班,文化课辅导班,回家也不用教孩子写作业。
现在呢,孩子学校还是照去,可是总感觉不上辅导班好像就跟不上,甚至很多学生上着辅导班,回家还得靠家长再给默默生字,检查下作业。
所以总能听到家长们抱怨:
“都是我们自己教,还要老师干什么,现在的老师都没以前负责了”
类似以上的这些抱怨我听到过,也这样想过。
02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其实看看学校的课程表,再对照下孩子平常的试卷的难度就可以找到端倪了。
现在小学的课程表“减负”是相当到位的,从课程表上看,一天至多有三节是正课,其余时间都是“素质教育”。很多“素质教育”课程实际就是老师带着孩子玩,混过去的。
比如传统文化,安全环境这样的课,老师通常就是给放个动画片或者看着孩子上自习这么过的。大大浪费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更不用说现在小学比以往提前放学,基本三点就放学了。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在校放松的玩,回家反倒要补课再学习。由于各主课课时的大幅度缩短,教师只能凭借多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来挽回进度上的损失。当然这样的学习效率是大打折扣的,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再看现在的考试卷,更是让人概叹。现在二年级的数学试题就可以让家长思考半天了,想想答考卷的才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啊。
一个二三年级的小孩是不能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的,很多时候要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
然而,就像上面讲的,学校整体“主课不足”“老师带着玩”的氛围就像在暗示每一个孩子,成绩不重要。从家长的角度讲,很多家长还沉迷于旧梦,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撒手放心了。可怜家长们不知道,时代不同了。
03三年级--重要的分水岭
据很多小学老师多年来经验总结,三年级往往是孩子成绩正式开始分层的时间。而且一旦分层,成绩落下的学生鲜有还能追上来的。
为什么现在要把这么残酷的字眼安在三年级懵懂的孩子身上呢?答案是,就因为他们懵懂啊!
到了三年级,知识量增多,而课时又不允许老师拿出时间在课上给孩子默写,怎么办呢?只能变成家庭作业交给家长。而家长呢,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现在“变天了”,不重视这项工作。
整个小学阶段,三四年级的知识最为密集也最为系统,一旦落下,极难追赶。然而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往往最懵懂,最缺乏自律,最需要引导。
从目前形势来看,学校方面已经很难给出正向的引导了。家长的重视就成为不得已的最后选择。是时候重视孩子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