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熟练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并与自身结合理解重要的社会化类型;(2)认真思考并回答“如果丈夫在婆婆面前穿着暴露,妻子该怎么做?是视而不见?还是严肃制止?”(3)谈谈您对“女强人是拼命干出来的,好女人是被社会和男人呵护出来的,优秀的妻子和母亲都是从对自己不该做什么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绝不越俎代庖起步的”的理解,支持与反对,请说明理由!
社会化,就是一个自然人(生物属性的人)成长为社会人(社会属性的人)的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就不是短时间促进的,它需要长期的一个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是一个人社会化良好的表现。
作为个体,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爸爸妈妈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把一些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等等通过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教化了我们,所以我们身上带着父母深深的烙印。观察我们的行为,就知道父母的行为模式。
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很多。主要有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今天重点说说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学者把男女之间差异从性、性别和性别角色三个方面描述:
刚出生,医护人员就会报告产妇家属生了男孩还是女孩,这就是根据生物学方面的差别来区分的,这是天生不能更改的,这就是性。
性别是后天养育过程中,身上展现出来的一些特质,比如,有的女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留长发扎辫子,趁妈妈不注意就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到处走,这就是性别,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孩子老把自己看作女孩子,这就是性别出现了混乱,通过变性手术,可以帮他们纠正。
性别角色是什么呢?就是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比如女孩子爱哭大家都认可,小男孩哭泣就要被制止,“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吃苦受累的活儿就得男生干,女生负责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就行,这都是社会对男女态度的不同。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工作是通过性别期待、认同、模仿父母来完成的,比如,我们给男孩买刀枪玩具,给女孩买布娃娃,一个打扮得体的妈妈会不自觉地培养一个会自我打扮的女生,一个不修边幅的爸爸也会培养一个无比忠诚的邋遢男生。
也就是说,我们成为什么样是父母培养的结果。
“如果丈夫在婆婆面前穿着暴露,妻子该怎么做?是视而不见?还是严肃制止?”
我先说说我家的情况。我家住楼顶,因为身体不适合吹空调,家里唯一的降温设施就是两把芭蕉扇。老公觉得热,在家里只穿内裤和背心,我老觉得不舒服,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学习了性别角色社会化,我知道他只把我当老婆,没把我当作一个女人。面对一个女人,他起码会穿条短裤吧。儿子受他的影响,进入青春期,从内到外让人感觉到一股燥热之气,也开始在家里只穿内裤,他也是没把我当女人,我就是他妈,就是一个母亲。
必须给他俩建立“我是女人”的意识!首先,我做自我改变,在家里也涂上口红,稍微打扮一番。之后改变他们爷俩,“擒贼先擒王”,老公外出回来更衣的时候,我会温柔地提醒他一句“我是女生”,刚开始他极不乐意,在我温柔而坚定的n次提醒后,他终于改变了习惯。儿子也慢慢穿上了短裤。
当自己把自己当女人的时候,他人才能把自己当女人。所谓的女汉子,有环境逼迫被动造就的,还有太“疼爱”老公孩子,不让他们干活主动打造的。自己就是家里的大管家,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人家只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好,把丈夫培养成了“儿子”,把儿子培养成“妈宝男”,也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无所不能的保姆、司机、厨师……唯独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女人。
可能有人说,家里的男人不能干不会干不愿干,自己也是没办法,其实这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表现。抵不住内心的焦虑,在他人主动做事之前,自己已经伸手做了,做得多了,丈夫就不得不退出干活的舞台。这相当于抢了人家的戏,人家不下台还杵在舞台上才叫傻呢。
局面已经这样了,怎么办?示弱呀!别再抢人家的戏,做好自己的本分,需要别人演的时候喊他来就好,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充分发挥女人柔韧的特性,态度一定要温柔且坚定,不管对方演的咋样都说好。假以时日,他的角色扮演就越来越好,家庭成员就有了男人、女人、孩子,一个女人培养的男孩子就不可能出现婚后还在母亲面前穿着暴露的问题。
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事情是有界限的表现。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要有自我边界。教育心理学上有个“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是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父母和孩子如要搞好亲子关系,应该与孩子保持"亲密有间"的心理距离、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即为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关系。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