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语文教材真实性的疑问,主要针对的是教材中课文内容的删改以及涉嫌造假的名人故事。
课文内容的删改
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中小学语文教材出现了对于选取的作品进行节选、删改的现象。在现行的教材里,如果是节选的文章,一般会在标题后面添上“(节选)”或者在书页下面标注,这是选自某某作品谋篇某节等,本身没有篇名的,编者又会自加标题。而对于课文内容的删改往往得不到体现。如小学课文《丑小鸭》是似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是这篇课文与安徒生童话原著相差甚远,首先是明显的篇幅长短的差异——小学课文《丑小鸭》有几个不同版本,字数都在五六百字之间。相比较原著译文的六千多字。可想这样的改动会造成多少内容的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原著中的语言特色和思想情感的传达不可能是贴切、完整的。再加上作为读者的师生有主观体验,所以理解千差万别。在一堂大学生的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在阅读完课文《丑小鸭》之后说一说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答案不一,有说是“心灵美不在乎外表的丑陋”,有说是“是金子总会发光”,又有说是“不必在乎别人的目光”等等。这些答案是中小学老师在教学时在课堂上总结出来的格言警句,让同学们在时隔多年之后,回想起这篇课文还会在脑子里冒出来。但几乎很少同学阅读原著。在原著中有这样一些话“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出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他现在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鸟儿。”这些话,印证了部分同学的观点,但是可以看到那些以往认为的“格言警局”却并不是这篇童话想要表达的。
这算不算是语文教材失去真实性了呢?众所周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也是在对于原著的欣赏的基础上,编者对原文的编辑修改或者所谓“提炼”,对读者的感受和理解都造成了破坏,语言美难以领略,主题也不能够体会。
教材编写者的出发点是遵循教材纲举目张的特点,编写的某一单元总是要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就必须选文。那么有些作品则是它的某一部分特别能表现这个总领含义的,于是出现了节选。像《丑小鸭》这样完全的改写,多出现在低年级的课文里,那么编写者考虑更多的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水平。这些听来都有道理。
但是让作品去符合教材的编写标准,很容易使得编写者忽略了作品本身。教材编写者不能总是为了自己的编写意图删改作品,就算是本着以学生出发的宗旨,但是试想一下,就连对于原著的阅读都不可能尽如作者的本意,何况是编写者的改编。这样的“二次加工”丧失了作品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