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天有多少碎片化时间?
我们现在整理一下,我们来算算每天我们拥有多少碎片化时间。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起床:赖床10分钟
刷牙洗脸:10分钟
涂涂抹抹打扮出门:30-50分钟
交通来回:2小时
吃饭排队 :15分钟-30分钟
睡觉前:15分钟
做完一件事情后:15分钟休息
总共:3个半小时--4个小时,而且有些碎片化时间还没有完全写进来。
这个三个半小时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完成一个项目的策划、开两个工作会议、写完一篇质量好的日更、完成了学习进化.....太多了。
如果是一个高手有这三个半小时,他可能完成2个商业对接、完成一个投资案,完成一个课程打磨,完成思路打通进化......太多了。
如果这3个半小时还带上复利的效果,投入产出比简直要翻上一番,高手可能要翻好几倍。
在碎片化时间中踩过的坑
1:明明是大块的时间,活生生的拆成了乱七八糟的碎片化。
相信大家都会每天都会有大块的工作时间。
比如一个早上的时间,或者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会在这些大块时间里在安排任务进去。比如4个小时大块时间,拿出两个小时做策划。明明是完整的两个小时,可是在这两个小时中去微信聊了天,去刷了手机朋友圈,去逛了一下网站。时间一下子就被打断,两个小时变成了15分钟做了一会事情,5分钟聊天,20分钟逛网站......,事情还没做完两个小时已经过完了。
这样的事情我经常在发生,大块时间的碎片化都是乱七八糟的,很多都是跟主要任务无关的事情。所以效率低下是有原因的,很多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
「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我的调整行动」:
1、把大块时间分的乱七八糟的碎片化变得有序起来,变成小系列任务。
2、把小任务单位时间分配进去。
当我这样做好分配之后,我发现自己焦虑感降低了,而且觉得自己对于两小时的掌控感变高了。
小任务的拆解和时间的分配中,既有高效集中的时间 ,又有缓冲休息的时间,在自己的注意力范围中这样是比较合理的。
痛点二:不够重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
不把短暂的碎片化时间放心上,甚至有点无意识的浪费。
当我看到秋叶大叔课程提到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太不重视这种1-3分钟短暂的碎片化时间了,但是其实它们发挥好了,可以有巨大作用。
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当我把自己觉得之前不太在乎的1分钟时间可以做的事情列出来后,我问自己为什么把1分钟这个时间意识给丢了?我会因为只有最后一分钟要迟到了而赶紧冲刺,却忽略了它其实这么重要,其实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积少成多,时间上也是如此,而且它还会带来时间复利。
痛点三:大把的碎片化时间,被活生生的浪费了。
比如刷牙洗脸、涂涂抹抹的时间,我可以拿来听本书 、听得到 、听混沌,这是可以并行使用双倍的时间,有些时候我利用的并不好。
比如交通时间,用来处理碎片化的事情最好不过了,可以更新做好今天的规划,可以看完课程思考框架、可以看头条新闻了解时事,可以思考一个方案、可以和朋友聊天建立联系,走上路上的时间可以用来听学习课程。
比如用来恢复精力,然后投入下一个专注时间。
我有时候会去好好利用,有时候就让它这样的流失了。
为什么不能持续呢?因为没有培养出碎片化时间的微习惯。
培养碎片时间微习惯最好是一次培养一个高频场景下的习惯,每次只定一个目标,而且是相对很容易实现的目标,这个习惯养成了,再固化一个新的微习惯。---秋叶大叔
「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我的调整行动」:
把自己主要碎片化场景和时间,及微习惯目的培养。
不贪多,先把自己能把能把控好的碎片化时间,微习惯培养成 ,扩大自己的带宽领域。
(带宽不是指通讯领域的频宽,而是指个人注意力是否在工作、家庭、学习、兴趣、健康、理财、亲友、人脉等方面做了合理分配---秋叶大叔)
痛点四:知道要做却没有做。
从秋叶大叔写作营我就开始知道碎片化时间的重要性,它可以做成很多大事,形成复利、时间复利等等,但是我却依然没有好好高效利用它。
这就是那句“听过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知道这个道理,却没有去做,肯定是不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的,反而还会让自己焦虑。
「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我的调整行动」:
1、以掌控原则为自己的核心原则(化被动为主动,把自己列好的微习惯去做好)
2、最小行动,把主要任务拆解成为一个个小任务。(利用碎片化时间一点点行动去做)
3、增强对时间的觉察(持续做时间开销)
4、和小伙版一起,与丹莹一起早起打卡+反思+反馈,当自己出现问题在我们的小群里发送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
我感觉这让自己有一种仪式感,像是问题自己卸载,给自己重新一个启动解决问题的自己。
碎片化时间真的很重要,它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我想要把之前在秋叶大叔写作营写过的碎片化时间文章一起附上碎片化时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这一次对于碎片化时间我真的在行动,有应用了,在进步。
渡己:保持正念,寻找心流day 138——贤莉 2019年3月20日 周三,写作day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