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娜塔莉.波特曼是我喜爱的女演员,类似每一个成长于顺境的女孩一样,她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来源于一直以来对于自我局限的突破的张力,这种迷人的气质在电影《黑天鹅》中达到了顶点。
“甜心”这个词可能更适合于梅格.瑞恩,詹妮弗.安妮斯顿或者是瑞希.威瑟斯庞这样的美国女演员,但是对娜塔莉.波特曼而言,这不是她的标签。她所饰演的角色的多变、一蹙一笑中对角色的融入,反差极大的不很雷同的类型影片,都说明:她在突破、在尝试,没有舒适区、没有固化的自我形象,她是一个勇敢而优秀的女演员。从《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倔强的玛蒂达到《星球大战前传》中的阿米达拉,从《鸠占鹊巢》中的安妮.柏林到《黑天鹅》中的妮娜,娜塔莉.波特曼总能突破自我,将角色饰演到位、惊艳观众。这位高冷女神,还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的高材生,属于不折不扣的智商超群的演艺圈“少数派”:素食、环保、精通多门语言、远离娱乐圈的声色犬马。如果说孤独是与优秀女人相伴的孪生姐妹,那么,娜塔莉.波特曼的迷人之处就是她具有的抽离的气质、迷人的外表、鲜有的精湛演技,荣耀傲世。
作为惊悚类文艺片,《黑天鹅》讲述了舞者Nina妮娜因为被芭蕾舞剧团选中,担任“天鹅湖”中的主角,一人分饰两角:善良贞洁的“白天鹅”和狡猾邪恶的“黑天鹅”的故事。颇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妮娜,在饰演白天鹅时无懈可击,但是因为性格单纯、懦弱、矜持,挑战黑天鹅这个角色却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瓶颈,再加上舞剧团的后台就是个无声的“名利场”,妮娜的对手Lily对这个角色虎视眈眈,使得妮娜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排演压力之下,趋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整部影片情节紧凑、剪辑到位,整部影片似乎为娜塔莉.波特曼量身而作,尤其是心理刻画,将在大都市中奋力打拼的年轻女孩儿的“破茧成蝶”的实践与梦想、背后的艰辛与无奈跃然大荧幕。我想起了大学时曾经看过的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同样身处大城市芝加哥,无依无靠的嘉莉在邂逅了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后,一步步从潦倒走向成功,背后却是欲望的纠结和灵魂的褪色。影片《黑天鹅》用一种“小资”的观影趣味,将人类心理中的隐匿部分,用舞台上的镁光灯聚焦在观众面前:抑郁、烦躁、焦虑、不安、恐惧、幻觉,等等,这一切在妮娜的台前、幕后,生活中、舞台上都彰显无遗。一个力臻完美的舞者、困惑于控制与被控制的母女关系、半推半就于艺术总监的“示好”、对竞争对手深深地恐惧被替代,所有这一切“情绪”的代言,在影片中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
《黑天鹅》这部影片探讨了人性的裂变过程,将妮娜的心路历程做了解剖,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的前部分,彰显日神精神的“白天鹅”,优雅、贞洁、高尚,是妮娜“本我”的体现。
开头,在《天鹅湖》的背景音乐下,是优雅柔弱的白天鹅的舞蹈,导演烘托出澄明之境的舞台,舒展的节奏,白色象征着舞者之魂是完美的、内敛的、纯洁的、孤寂的,但是我们从妮娜梦境中的表情看出:她是不安的、紧张的、困惑的、无助的。整部影片的前半部分,都在刻画妮娜的“身份焦虑”与“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只不过矛盾还没有激化、灵魂还在沉睡,一只慵懒的白天鹅受制于命运的摆弄与灵魂的桎梏,没有呼之欲出的惊艳、没有舞台之魂的觉醒,有的只是对舞台眷恋之余的忐忑。她在等待。
在一次多人角逐的选秀之后,妮娜颇为意外的中选《天鹅湖》中的主角,对于28岁只身打拼多年,只有龙套角色的她,完全是意外之喜。艺术总监多次暗示:妮娜对于“白天鹅”的驾驭毫无问题,因为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妮娜的“本我”,代表节制而优雅的“日神精神”,她永远是那么柔弱、娇羞,我见犹怜的;然而对于释放自我、代表激情与黑暗力量的“黑天鹅”,妮娜能否像另一位竞争者Lily那样演绎自如“黑天鹅”,加以时日,不得而知。
母女俩庆祝Swan Queen 的殊荣,但妮娜因为过分要求完美拒绝了吃母亲定制的蓝莓蛋糕,妮娜的母亲要把蛋糕扔掉,这一小小的插曲,反映出同样完美主义倾向的母亲,对女儿的控制与给予的厚望。地下铁上妮娜发现母亲在跟踪她,妮娜母亲对她背上的抓痕的不依不饶,以及对艺术总监是否占了女儿的便宜等等事由的刨根问底,说明母亲对生活的酸涩,妮娜还未丰满的羽翼的种种不确定性,有着天生的敏感与焦虑。这进一步激化了妮娜本就脆弱的感官,使她最终走向疯魔与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