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看了一半的几本书完整读完:《金阁寺》《囚鸟》《合肥四姐妹》,最想分享的是《合肥四姐妹》。
四姐妹中二姐允和的丈夫是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兆和嫁给了著名作家沈从文。张家还有自己的家庭刊物《水》上面刊登的是他们兄弟姐妹的文字。(张家除了有四个出名的姐妹,还有五个兄弟)《水》由允和、兆和共同编辑。
用现在的话说张家算是地地道道的名门望族,单说当年四姐妹的母亲陆英嫁过来的场景便令人难忘。给母亲陆英送嫁妆的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陆英的母亲为了准备这些嫁妆,花了十年的时间。
母亲陆英去世前对财产的安排也是煞费苦心。在她临死之前,从私房钱中分给九个孩子的保姆每人两百块大洋。她要求把剩下的嫁妆都送回娘家,分给娘家亲人。她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任何财物,她深信自己的嫁妆不属于张家,即使是她的孩子也无权拥有。而且,她觉得孩子太小,也不知道怎么花钱,留给他们遗产只会让他们依靠家庭、无法独立。
了解了母亲便知道为何张家的姐妹都那么优秀了吧,好母亲就是一所好学校,能成就每个孩子的梦想;好母亲还能延续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突然想起一句民间流传的“宁要一个讨饭的妈、也不要一个做官的爹”,可见母亲对一个家庭的影响、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给孩子留下万贯家产不如培养她独立的思想、有趣的灵魂,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的更实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