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晋城樊登读书会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48篇。
应书友要求,摘出原在微信里讲过的《悦读论语》,特别是易产生歧义的,修改整理,以飨读者。
《论语雍也篇六》第17章: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先看几个关键字,第一个是“户”
户,半门曰户。——《说文》,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字书》
再看“由”
①本义,动词:将油液滴入小口器皿。 本义后以“油”代替。
②动词:经过,穿过。
孔子说:“哪一个要出外的人,能够不经过门户出去呢?为何不从这条正道走呢?”
这句话几位大家的翻译基本相同,差别不大。关键是对这则论语的理解。
这里面会产生两个思考,一是孔夫子为何说这句话?二是这句话对当今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孔夫子处于春秋末期,正是礼崩乐坏,原有秩序被颠覆,社会处于混乱时。对此孔子的药方是恢复周礼,恢复原有的秩序,让混乱的社会安定下来。让每个人以“仁”出发,先从自己做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条正大光明之路。但显然孔子的药方不会为各国君采纳,因为当时不是一个“仁”的时代。
这一点借用南怀瑾老师的话就可以更好理解。他说: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太平盛世是可以好好种田,逐渐致富的,但在乱世时,是谁有实力,谁的拳头大谁就有吃的。所以儒家的药方是好方,只是给太平盛世开的。
以前说过我讲《论语》的原则是“知人论世,披文入情”,其实还有另八个字。就是“立足原文,结合当下”。这则论语对今天而言是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的。
从国家来讲,是在实现富强文明的“中国梦”,以个人而论,是实现自己价值的“我的梦,
但怎么实现?比如现在大家都在想如何致富,如何发财?也就是都在求“利”。
《周易》讲的很明确“利,义之和也”。“利”是“义”的产物,而不是相反,现在不少老板想的是不择手段先发财,等有钱了再去做慈善,实在是本末倒置。
我有句总结,仅供大家参考,就是十六个字:“利从义来,义在利先,成由缘足,败则不怨”
做任何事首先你的发心一定是先“义”,即这个事有价值、有意义,你的产品或服务对他人有帮助,其次,你的利益是从“义”来的,这个利益才能长久持续。任何事情成功是因为因缘和合,天时地利人和都具足。如果不成功则可能是自己不努力够,机缘不到,也不要去埋怨。
回到这则《论语》,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夫子在告诉我们,人的成长, 人生的发展,也是有规律性的,我们应按规律来做才是正道。
但为何很多人不走这条路呢?这是因为很多人急功近利,总想不劳而获,少劳多获,妄想执着太多,自然是“莫由斯道”。
所以佛陀得道后说:“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还是要回到当下,回归本心,《中庸》上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你上道了么?